[发明专利]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1125.8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龚国斌;陈克付;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A01N43/4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2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苗 后复配 除草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我国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多万公顷,仅次于水稻种植面积。麦田草害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30%以上,其中严重受害面积在8%以上,普遍减产15%以上,严重时可绝收。因此,国内小麦田除草剂的使用比例几乎达到100%,其用药量是很大的。目前,国内小麦田苗后防除杂草的除草剂主要药剂有:精噁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麦草畏、甲磺隆、噻磺隆、异丙隆等,但因多年使用,许多杂草产生了抗药性,造成其用量加大,容易使小麦产生隐性药害而减产,且对后茬作物也不太安全。另外,由于多年来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我国的杂草群发生了变化,原来北方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南方以阔叶杂草为主演变成南北方均为禾本科与阔叶杂草共存。这样就迫切需要既能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既不影响后茬作物的安全,又对环境较友好的除草剂,而目前我国此类除草剂很少见到。
甲基二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酶的抑制剂。杂草叶片吸收药剂后即停止生长、逐渐枯死。该药在土壤中的残效期短,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主要用于小麦,裸麦等除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
二氯吡啶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激素,它的化学结构和许多天然的植物生长激素类似,但在植物的组织内具有更好的持久性。它主要通过植物的根和叶进行吸收然后在植物体内进行传导,所以其传导性能较强。对杂草施药后,它被植物的叶片或根部吸收,在植物体中上下移动并迅速传导到整个植株。低浓度的二氯吡啶酸能够刺激植物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胞分裂的失控和无序生长,最后导致管束被破坏;高浓度的二氯吡啶酸则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且效果良好的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包含甲基二磺隆和二氯吡啶酸,甲基二磺隆和二氯吡啶酸的重量比为1∶15~30。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二氯吡啶酸的重量比为1∶16~1∶25。
更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二氯吡啶酸的重量比为1∶20。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二氯吡啶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复配除草剂的5~85%。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中,甲基二磺隆和二氯吡啶酸两种活性成分按照上述重量比复配后,制成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
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甲基二磺隆、二氯吡啶酸按1∶15~1∶30比例复配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说明甲基二磺隆、二氯吡啶酸按1∶15~1∶30比例混配均有增效作用,其中,甲基二磺隆、二氯吡啶酸按1∶20作用复配增效作用最大,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对小麦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甲基二磺隆·二氯吡啶酸复配茎叶处理,抑制小麦生长10%的ED10=633.5774,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147.8637,选择性系数为633.5774/147.8637=4.28>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甲基二磺隆·二氯吡啶酸对小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小麦3叶期到返青期,杂草1-5叶不等期,小麦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小麦安全。杂草的防效20天达到75%以上,60天达到9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既能防除阔叶杂草,又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对小麦安全,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甲基二磺隆和二氯吡啶酸两种活性成分的小麦苗后复配除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