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微射流制备红豆杉叶提取物及其在织物上施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1443.4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潮霞;彭丽媛;周文江;蒋春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4/22 | 分类号: | D06M14/22;D06M13/00;D06M15/03;D06M13/32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射流 制备 红豆杉 提取物 及其 织物 施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微射流制备红豆杉叶提取物及其在织物上施加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杉,属常绿针叶乔木,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濒危珍稀植物,素有“植物黄金”之称。一年生红豆杉,小枝绿色,秋季为黄绿色或淡褐色;2-3年生的红豆杉,小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褐色。叶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条形,微弯,上面深绿色,下面淡黄绿色。我国红豆杉有4种和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红豆杉为天然的抗癌药物资源。红豆杉叶中提取的化学成分包含紫杉烷类化合物和少量非紫杉烷类化合物,如黄酮、多糖、木脂素、生物碱、色素、蜡质等。目前为止,从红豆杉中分离出的紫杉烷类化合物400多种,且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但母核结构类型较少,主要为酰化类型的不同。而其中的紫杉醇被国际上公认为目前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对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食管癌有着很好的疗效,紫杉醇单独或联合用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头颈部肿瘤、急性白血病等也有较好的疗效。自20世纪70年代后的研究证明,在红豆杉非紫杉烷类化合物中,多糖在肿瘤、免疫力低下、高血糖、衰老、病毒性疾病等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疗效。
目前已有较多关于红豆杉中有效成分提取和应用的研究。专利CN1984896A公开了一种从红豆杉属植物中获得紫杉醇的方法,从植物中提取紫杉醇后采用一系列柱色谱分离法分离得到含有紫杉醇的馏分,最后将馏分中的紫杉醇结晶出来,有效地获得了高纯度的紫杉醇。专利CN1472226A介绍了一种红豆杉枝叶中的提取物及提取方法,采用极性梯度法在提取多糖的同时对其进行分离,还得到红豆杉中不同种类的有效组分,如紫杉烷类化合物和黄酮类等。但对于红豆杉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还尚未有相关文献的报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压微射流制备红豆杉叶提取物及其在织物上施加方法,首次将红豆杉提取的有效成分用于织物的整理,将红豆杉叶的各种药用价值转移到织物上,为保健纺织品的开发开辟了新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微射流制备红豆杉叶提取物及其在织物上施加方法。
本发明采用高压微射流制备红豆杉叶提取物,再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整理,具体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红豆杉叶的粉碎:将红豆杉叶分拣精选并去除杂质后,清洗干燥,采用微型植物粉碎机对其进行初步粉碎;称取一定量初步粉碎的红豆杉叶粉末,加入95%的乙醇浸泡,料液比为1∶10~1∶40,搅拌均匀后使用高压高剪切微射流粉碎机处理,微射流均质压力为60~140MPa,微射流循环次数为5~50;
2.将经过初步粉碎和高压微射流粉碎后的红豆杉叶在20~60℃浸提45min~120min,过滤离心后,得到澄清的红豆杉叶提取液,真空浓缩后得膏状提取物;
3.一种红豆杉叶提取物对织物施加的方法,采用以下工艺对织物进行整理:
(1)织物紫外光接枝反应:配制质量分数为20~90%的丙烯酸溶液,加入0.1~2%的光引发剂,投入棉织物浸轧,使轧液率为70~100%,将处理好的织物放入UV辐射装置中处理1~5min,最后分别用沸水和去离子水洗涤织物并烘干;
所述的光引发剂是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2)在50mL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1~10g红豆杉叶膏状提取物、0.1~0.5g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0.05~0.5g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溶解混合均匀后,放入1g干燥的改性织物,冷却到0℃反应12~48h,然后取出织物,用稀醋酸溶液洗涤,最后用清水洗涤后烘干。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将有助于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一:
将红豆杉叶分拣精选并去除杂质后,清洗干燥,采用微型植物粉碎机对其进行初步粉碎;称取10g初步粉碎的红豆杉叶粉末,加入200mL95%的乙醇浸泡,搅拌均匀后使用高压高剪切微射流粉碎机在均质压力为100MPa下处理,微射流循环次数为30,最后在40℃条件下浸提60min,过滤离心后,得到澄清的红豆杉叶提取液,真空浓缩后得膏状提取物。
实施例二:
配制质量分数为70%的丙烯酸溶液,加入2%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投入棉织物浸轧,使轧液率为100%,将处理好的织物放入UV辐射装置中处理3min,最后分别用沸水和去离子水洗涤织物并烘干,得到紫外光接枝丙烯酸的织物。
实施例三:
在50mL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5g红豆杉叶膏状提取物、0.2g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0.1g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溶解混合均匀后,放入1g干燥的改性织物,冷却到0℃反应24h,然后取出织物,用稀醋酸溶液洗涤,最后用清水洗涤后烘干,得到红豆杉叶提取物整理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风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机车轮对跑合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