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eb服务推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1560.0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龙;晨曦;曲铎;郭晓辉;怀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eb 服务 推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Web服务推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Web服务(Web service)是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技术,通过标准的Web协议提供服务,目的是保证不同平台的应用服务可以互操作。当前,Web服务越来越多,例如提供天气预报查询的Web服务、提供彩铃下载的Web服务。大多的Web服务的大量功能相同或类似,由此,面对较多的Web服务用户无从选择。
为此,业内人士通过Web服务推荐以解决用户无从选择的问题。现有的Web服务推荐方法采用协同过滤技术,具体地,协同过滤技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对当前用户未使用的Web服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进行预测,并将具有最优预测值的Web服务推荐给用户。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协同过滤算法是在使用Web服务库中的所有用户中搜索相似用户,即查找所有用户中QoS信息往返时延(Round Trip Time,简称:RTT)值中相似的用户,以获取具有最优预测值的Web服务。由上可知,现有的Web服务推荐方法效率低,且推荐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Web服务推荐方法及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Web服务推荐方法效率低、推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eb服务推荐方法,包括:
获取Web服务库中待推荐Web服务的用户未使用过的第一Web服务;
根据所述用户所在的区域聚合内的第二Web服务的预测值,获取所述第一Web服务的预测值;其中,所述第二Web服务为所述Web服务库中的具有预测值的Web服务;
根据所述Web服务库中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Web服务的预测值和第二Web服务的预测值,选取符合预设阈值范围内的预测值,将与选取的预测值对应的Web服务推荐给所述用户。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eb服务推荐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Web服务库中待推荐Web服务的用户未使用过的第一Web服务;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所在的区域聚合内的第二Web服务的预测值,获取所述第一Web服务的预测值;其中,所述第二Web服务为所述Web服务库中的具有预测值的Web服务;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Web服务库中与所述用户对应的第一Web服务的预测值和第二Web服务的预测值,选取符合预设阈值范围内的预测值,将与选取的预测值对应的Web服务推荐给所述用户。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中的Web服务推荐方法及装置,根据用户所在的区域聚合内的第二Web服务的预测值,获取所述第一Web服务的预测值,进而选取Web服务库中与用户对应的符合预设阈值范围内的预测值对应的Web服务推荐给所述用户,可有效提高Web服务推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提高Web服务推荐方法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使用的用户服务评价矩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Web服务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Web服务推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Web服务推荐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清楚详细的说明,以下结合一矩阵模型进行举例说明,该矩阵模型由已有的系统收集的用户对Web服务使用的QoS信息构成。该矩阵的横坐标为Web服务库中的各Web服务,纵坐标为该Web服务对应的各用户使用的QoS信息往返时延(Round Trip Time,简称:RTT)值,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所使用的用户服务评价矩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横坐标:S={s1,s2,...,sm}是服务集合,纵坐标:U={u1,u2,...,un}是用户集合(其表示的是用户使用Web服务的RTT值)。其中,si(1≤i≤m)表示一个服务,m表示服务数量,ui(1≤i≤n)表示一个用户,n表示用户数量。
如图1所示,R是一个n×m二维用户服务关系矩阵,矩阵中的每个元素Ri,j表示用户i提交的服务j的RTT值,Ri,j=⊥表示当且仅当用户i没有提交服务j的RTT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水覆膜建筑圆模板液压成型机
- 下一篇:卧式工作头磁芯超声波去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