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2169.2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2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亮;赵晓江;颜焕敏;俞天健;岳金明;王献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4/34 | 分类号: | C08G64/34;B01J19/18;B01F7/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二氧化碳 丙烷 共聚物 制备 合成 反应 | ||
1.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包括带有冷却夹套的圆筒形的釜体,所述的釜体直立设置,所述的釜体的上封头设置有进料口和进气口,所述的釜体的下封头设置有聚合物出料口,所述的釜体内纵向设置有与外部的电机连接的中心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转轴上设置有组合式搅拌装置,所述的组合式搅拌装置包括由上到下沿所述的中心转轴依次固定设置的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和第三搅拌器,所述的第一搅拌器包括两块半圆弧板式桨叶,两块所述的半圆弧板式桨叶与所述的中心转轴形成的锐角夹角分别为45-90°;所述的第二搅拌器包括四块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四块所述的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与所述的中心转轴形成的锐角夹角分别为0-45°;所述的第三搅拌器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的中心转轴两侧的板框式桨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搅拌器还包括第一轴套, 两块所述的半圆弧板式桨叶的圆心部位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轴套上,所述的第一轴套固定套设在所述的中心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搅拌器还包括第二轴套,四块所述的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的圆心部位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二轴套上,所述的第二轴套固定套设在所述的中心转轴上,四块所述的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分别为第一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第二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第三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和第四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所述的第一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和所述的第二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平行设置且反向呈180°,所述的第三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和所述的第四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平行设置且反向呈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框式桨叶上设置有用于减小反应物料向下流动阻力的通孔,所述的板框式桨叶的两侧端部沿同一方向弯折一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转轴上设置有用于向下输送混合反应液的螺旋输送叶片,所述的螺旋输送叶片与所述的中心转轴一体成型且所述的螺旋输送叶片的盘旋方向与所述的中心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的螺旋输送叶片的上下两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的中心转轴的长度的1/8,所述的螺旋输送叶片的下端靠近所述的第一搅拌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内壁设置有冷却盘管、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的冷却盘管的多缝隙组合挡板和支撑所述的多缝隙组合挡板的固定支架,所述的多缝隙组合挡板包括角钢、扁钢和挡板,所述的固定支架均布在所述的釜体的内壁的下端,所述的角钢、所述的扁钢和所述的挡板纵向焊接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所述的角钢和所述的扁钢通过螺栓横向相互固定,所述的角钢的侧部端面紧靠所述的挡板,所述的冷却盘管固定在所述的挡板和所述的角钢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盘管为自下而上三进口三出口的三组不锈钢管盘制而成,圆筒形釜体直径为2000mm,高为4000mm,不锈钢管壁厚为3.5mm,外径为57mm,所述的冷却盘管总高度为2500mm,所述的冷却盘管总圈环为25圈,中间组冷却盘管为9圈,上,下两组各为8圈,所述的冷却盘管包括外冷盘管和内冷盘管,所述的外冷盘管中心直径为1864mm,所述的内冷盘管中心直径为1650mm,所述的外冷盘管和所述的内冷盘管之间的间距为60mm,所述的外冷盘管和所述的内冷盘管的盘管层间中心间距分别为100mm,所述的外冷盘管和所述的内冷盘管的盘管层间的间隙分别为43mm,圆筒形釜体扩大或缩小时,冷却盘管的中心直径、内外盘管间距、盘管层间中心间距和盘管层间距按等比例相应扩大或缩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的半圆弧板式桨叶的端部与所述的多缝隙组合挡板之间的间距分别为所述的釜体直径的1/25~1/20,四块所述的二分之一半圆弧板式桨叶的端部与所述的多缝隙组合挡板之间的间距分别为所述的釜体直径的1/25~1/20,所述的板框式桨叶的底沿线与所述的釜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的釜体高度的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制备的合成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上封头还设置有组合搅拌器装配口、催化剂注入口、二氧化碳导出口、压力监测、温度监控和爆破片装置对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21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