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用户吞吐量的全动态载波调整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3298.3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宪荣;王旭;陈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用户 吞吐量 动态 载波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分组接入(HSPA)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用户吞吐量的全动态载波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技术的成熟,市面上支持HSUPA的终端逐渐增多,例如:TD-SCDMA制式的明星手机U880就支持HSUPA。因此,不仅需要从组网层面上大幅度规划HSPA载波,而且需要从算法层面上保证拥有HSPA资源的小区的HSPA用户能够真正使用上行高速资源,提高用户上行吞吐量,并由上行吞吐量的提高反过来带动下行吞吐量的提升。
随着智能终端的成熟,人们对数据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HSDPA用户在上行资源不足时,可以抢占HSPA载波的上行增强专用物理上行信道(EPUCH)时隙资源。如果EPUCH资源被抢占,后续接入的HSPA用户只能回落到HSDPA,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业务型态接入,导致上行带宽受到抑制,用户体验变差,严重影响了HSPA用户上行业务感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用户吞吐量的全动态载波调整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应用了HSPA技术的TD-SCDMA系统的用户吞吐量,并提升用户感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用户吞吐量的全动态载波调整方法,包括:
判断小区中不能以高速分组接入(HSPA)业务接入HSPA载波的HSPA用户是否超过预设的门限,如果超过,则禁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用户上行继续接入上行增强专用物理上行信道(EPUCH)时隙;
在被抢占的EPUCH时隙被用户释放时,动态恢复相应的HSPA载波为HSPA载波。
较佳地,所述不能以HSPA业务接入HSPA载波的HSPA用户通过周期性重试,在被抢占的EPUCH时隙被用户释放后,以HSPA业务形态接入HSPA载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用户吞吐量的全动态载波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中:
第一模块,用于判断小区中不能以高速分组接入(HSPA)业务接入HSPA载波的HSPA用户是否超过预设的门限,在超过时,禁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用户上行继续接入上行增强专用物理上行信道(EPUCH)时隙;
第二模块,在被抢占的EPUCH时隙被用户释放时,用于动态恢复相应的HSPA载波为HSPA载波。
较佳地,所述不能以HSPA业务接入HSPA载波的HSPA用户通过周期性重试,在被抢占的EPUCH时隙被用户释放后,以HSPA业务形态接入HSPA载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用户吞吐量的全动态载波调整方法及装置,根据小区中回落的HSDPA用户的数量,当小区中不能以HSPA业务接入HSPA载波的HSPA用户超过预设的门限时,禁止新的HSDPA用户上行继续接入EPUCH时隙,并在被抢占的EPUCH时隙被用户释放后,动态恢复相应的HSPA载波为HSPA载波,保证回落到HSDPA业务的HSPA用户通过重试能够以HSPA业务形态接入HSPA载波,并享用上行EPUCH资源,从而实现了全动态载波调整,提高应用了HSPA技术的TD-SCDMA系统的用户吞吐量,并提升了用户感知,尤其是提升了数据业务用户感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载波转化的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业务转化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高用户吞吐量的全动态载波调整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理论上来说,TD-SCDMA的一个时隙,如果承载专用物理信道(DPCH),一般认为带宽为128k,但是如果承载EPUCH或是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则带宽为560k,大约是DPCH承载带宽的4倍。因此,从用户业务感知来说,如果上行配置了EPUCH时隙,则承载EPUCH信道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32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癫痫发作预警仪
- 下一篇:三维导电增强磷酸钒锂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