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料卷卷取装置和用于制造料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4108.X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R·范哈格;C·普林加尔;A·克鲁普;U·贝格曼;A·达加斯蒂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26 | 分类号: | B65H18/26;B65H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任宇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取 装置 用于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料卷卷取装置(1),其中可以构成卷取系统(5),该卷取系统包括由卷取辊(6、7)形成的卷取床(8)、至少一个形成中的料卷(12)和至少一个整体的或由多个部段(14)组成的托辊(13),其中,卷取辊(6、7)和托辊(13)轴向(Y)上具有在力作用(L)下可以改变的弯曲线(17)和外形轮廓线(18),其特征在于,卷取辊(6、7)和托辊(13)可以这样构成和/或影响,使得它们的弯曲线(17)或它们的相互面对的外形轮廓线(18)可以彼此同步地改变。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托辊(13)最大负荷(L)下的弯曲线(17)相当于卷取辊(6、7)最小负荷(L)下的弯曲线(17),而在最小负荷(L)下的弯曲线则相当于卷取辊(6、7)最大负荷(L)下的弯曲线(17)。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装置(19),利用该装置可以按照形状和/或大小主动影响至少一条弯曲线(17)或至少一条朝向卷取系统(5)中心的外形轮廓线(18)。
4.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托辊(13)和形成卷取床(8)的卷取辊(6、7)可以同步减振。
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卷取床(8)的卷取辊(6、7)具有相同的直径。
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卷取辊的直径至少850mm,最好至少920mm。
7.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托辊(13)由多个部段(14)组成,这些部段设置在一个共同的横梁上且至少一个部段(14)以可以个别地相对于横梁调节的方式构成。
8.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辊(13)或压辊(13)的至少单个部段(14)在卷取过程的进程中可以在形成中的料卷(12)的圆周(U)上或环绕至少一个形成中的料卷(12)的圆周(U)运动。
9.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辊(13)或压辊(13)的至少一个部段(14)以可驱动的方式构成。
10.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料卷卷取装置(1)具有切割部(3),其中为形成料卷(12)可以在料卷卷取装置上操作的材料幅(M)在纵向上可以分割成至少两个子幅(M′)。
1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卷取系统(5)的辊(6、7、13)和料卷(12)通过辊隙接触并具有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断续或连续测定保持的辊隙并优选测定作用在辊隙处的力。
12.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料卷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或调节装置(15),该装置最好通过数据网与卷取装置前面的至少一个用于制造和/或精加工材料幅(M)的装置连接。
13.一种用于在料卷卷取装置(1)上制造料卷(12)的方法,在所述料卷卷取装置中可以构成卷取系统(5),该卷取系统包括由卷取辊(6、7)形成的卷取床(8)、至少一个形成中的料卷(12)和至少一个整体的或由多个部段(14)组成的托辊(13),其中,卷取辊(6、7)和托辊(13)轴向(Y)上具有弯曲线(17)和外形轮廓线(18),它们受到力作用(L)在卷取过程的进程中的变化影响的影响,其特征在于,弯曲线(17)或相互面对的外形轮廓线(18)在卷取过程中彼此同步地保持。
14.按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卷取辊(6、7)和至少一个托辊(13)在卷取过程中构成振荡的情况下彼此保持同步振荡。
15.按前述两项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卷取辊(6、7)和至少一个托辊(13)保持与至少一个形成中的料卷(12)的持续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41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