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降低燃料电池Pt担量的催化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4505.7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5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微;俞红梅;邵志刚;衣宝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92 | 分类号: | H01M4/92;H01M4/9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降低 燃料电池 pt 催化 结构 | ||
1.一种有效降低燃料电池Pt担量的催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层由2-4层依附在膜上的催化层所组成,每一层催化层均由催化剂和离子导体构成;
催化层由4层时,以紧邻膜的一层为第一层,其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0-25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以靠近第一层的催化层为第二层,在靠近膜的第二层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5-19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以靠近第二层的催化层为第三层,在远离膜的第三层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14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以靠近第三层的催化层为第四层,在远离膜的第四层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7-9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
催化层由3层时,以紧邻膜的催化层为第一层,其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8-22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以靠近第一层的催化层为第二层,在靠近膜的第二层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4-17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以靠近第二层的催化层为第三层,在远离膜的第三层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0-13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
催化层由2层时,以紧邻膜的催化层为第一层,其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7-25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以靠近第一层的催化层为第二层,在靠近膜的第二层中离子导体在催化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2-16wt.%,余下组成部分为催化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为非负载型或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剂中活性组分载量,具体为活性组分在催化剂粉末中的质量百分比,
催化层由4层时,其紧邻膜的催化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80-100wt.%的催化剂,靠近膜第二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60-79wt.%的催化剂,远离膜第三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40-59wt.%的催化剂,远离膜第四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20-39wt.%的催化剂;
催化层由3层时,其紧邻膜的催化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70-80wt.%的催化剂,靠近膜第二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50-60wt.%的催化剂,远离膜第三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30-40wt.%的催化剂;
催化层由2层时,其紧邻膜的催化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60-70wt.%的催化剂,靠近膜第二层中采用活性组分为40-50wt.%的催化剂。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为非负载型或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为Pt、Ru、Pd、 Au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负载型催化剂包括Pt/C、PtxRu/C(x=0.2-5)、PtxPd/C(x=0.2-5)或Au/C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非负载型催化剂包括Pt或Au纳米粉末。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导体为具有不同的离子交换当量的离子导体,
催化层由4层时,其紧邻膜的催化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800-890的离子导体,靠近膜第二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的900-990离子导体,远离膜第三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1000-1090的离子导体,远离膜第四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1100-1200的离子导体;
催化层由3层时,其紧邻膜的催化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900-990的离子导体,靠近膜第二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1000-1090的离子导体,远离膜第三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1100-1200的离子导体。
催化层由2层时,其紧邻膜的催化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900-990的离子导体,靠近膜第二层中采用离子交换当量为1100-1200的离子导体。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
催化层由4层时,紧邻膜的催化层成型温度为40-49°,靠近膜的第二层催化层成型温度为50-59°,远离膜的第三层成型温度为60-69°,远离膜的第四层成型温度为70-80°;
催化层由3层时,紧邻膜的催化层成型温度为50-59°,靠近膜的第二层催化层成型温度为60-69°,远离膜的第三层成型温度为70-80°;
催化层由2层时,紧邻膜的催化层成型温度为50-60°,靠近膜的第二层催化层成型温度为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45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变电站的小型化并联电容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序化电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