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玻璃绳轮式升降器的辅助加力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110425388.6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1/48 | 分类号: | E05F11/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玻璃 轮式 升降 辅助 加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门窗玻璃升降辅助装置,尤其涉及汽车门窗玻璃绳轮式升降器的辅助加力机构。
背景技术
车门玻璃升降系统是汽车整车开闭重要的系统组成部分,对整个车门系统乃至整车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玻璃升降系统一旦失效,将对整车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对整车密封、NVH特性(汽车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以及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统称为汽车的NVH特性)等带来严重影响。所以车门玻璃升降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在整车中极为重要;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必须要保证车门玻璃升降平稳、密封性能良好。
目前,常见的升降器按照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绳轮式及齿板式,齿板式升降器运行平稳性上要差于绳轮式升降器,这限制了它在轿车上的使用。绳轮式升降器又分为单导轨式升降器、双导轨式升降器及变轨式升降器。
由于绳轮式升降器玻璃托架、导轨和玻璃运行轨迹匹配完好,因此升降器运行平稳,噪音小;它所用的零件少、质量小、加工容易、安装方便,常用于轿车,尤其适用于大曲率弧形升降面的轿车车门上。
绳轮式升降器是以钢丝绳配以塑料件及部分冲压件的结构,对车门钣金及导轨精度要求较高,其总体疲劳度高,寿命周期较短,这些缺陷都极大的限制了绳轮式升降器的应用范围。
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28677.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名称为带辅助导轨的钢丝绳式玻璃升降器,它有一个单导轨的钢丝绳玻璃升降器,摇手柄、曲柄轴、传动机构依次连接在一起,传动机构、导板部件安装在主导轨上,钢丝绳安装在主导轨的上下两端,它还有辅助导轨,辅助导轨上安装有滑块。曲柄轴上安装有多圈卷簧。为了解决玻璃尺寸大,重量沉,升降沉重的问题,增加了省力机构,该省力机构由多圈卷簧实现,目的是将玻璃下降时的能量储存起来,在玻璃上升时释放,减小了摇手柄的力矩,使玻璃的升降力矩不超过3N·m。
上述专利虽然在减轻了玻璃上升时的力矩,降低了绳轮式升降器的总体疲劳度,不过由于卷簧是安装于曲柄轴上,而曲柄轴安装于传动机构上,由于曲柄轴的位置会随着传动机构工作而变化,这样安装其内的卷簧容易损坏,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车门玻璃绳轮式升降器辅助加力机构。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玻璃绳轮式升降器的辅助加力机构,包括有用于固定安装在升降器导轨一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绳轮,绳轮轴穿出固定板,并在绳轮轴上套装有卷簧,在卷簧外侧设置有端盖,还包括有定位螺栓销和螺母,所述的定位螺栓销由里向外依次穿过绳轮、固定板、绳轮轴、卷簧及端盖,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于端盖外侧。
所述的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钢丝绳入口。
所述固定板与升降器导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因此固定板的另一侧冲压有与升降器导轨焊接固定的凸起。
所述的端盖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卡住卷簧开口端的阻挡位。
在绳轮式升降器导轨的一端固定安装辅助加力机构,当车门玻璃在下降过程中,通过钢丝绳带动绳轮转动,再由转动的绳轮带动卷簧储存势能;当车门玻璃上升时,卷簧释放所储存的势能,使绳轮转动加速,有效地减小钢丝绳与绳轮之间的阻力,降低了绳轮式升降器的总体疲劳度。同时由于辅助加力机构固定安装在绳轮式升降器导轨的一端,并加上端盖,能使卷簧不易遭受损坏,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与绳轮式升降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升降器导轨、2.钢丝绳、3.辅助加力机构、31.固定板、311.钢丝绳入口、312.凸起、32.绳轮、321.绳轮轴、33.卷簧、34.端盖、341.阻挡位、35.定位螺栓销、3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5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