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盐碱土壤的玉米秸秆堆肥及麦田施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5460.5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冯炘;解玉红;周晓飞;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G1/00;A01C1/00;A01C21/00;C12R1/07;C12R1/05;C12R1/08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盐碱 土壤 玉米 秸秆 堆肥 麦田 施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特别是一种改善盐碱土壤的玉米秸秆堆肥及麦田施用方法。
技术背景
我国北方秸秆资源丰富,但是对秸秆资源的利用却不充分,存在秸秆闲置焚烧现象,这样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秸秆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对其充分合理利用将有利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避免因为焚烧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秸秆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堆肥、生产饲料、秸秆育菇、生产沼气、生产绿色建材、秸秆发电、秸秆造纸、秸秆产乙醇、生产燃料等。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些利用方法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能适用。结合我国国情和北方地域情况,我国北方以麦田和玉米种植为主,玉米秸秆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北方大量盐碱土地的问题一直有待解决,尤其天津作为沿海城市,许多盐碱地处于闲置荒芜状态,对其加以利用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将玉米秸秆粉碎、发酵后加入盐碱土壤中,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从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分别分析加入秸秆粉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从而得出一种能够改善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方法,使其能够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有望在实现农业固废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的同时改善盐碱土的理化性质,在保护环境、扩大耕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实现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改善盐碱土壤的玉米秸秆堆肥及麦田施用方法,以改善盐碱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小麦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HM770098.1),已于2011年12月7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5542。
一种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GQ856253.1),已于2011年12月7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5543。
一种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F833090.1),已于2011年12月7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5544。
一种纤维微杆菌(Cellulosimicrobium sp.0707K4-3)(HM222665.1),已于2011年12月7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5545。
一种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已于2011年12月7号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5541。
一种利用所述菌群改善盐碱土壤的玉米秸秆堆肥,由玉米秸秆粉、菌群悬液、NH4NO3、KH2PO4、KCl、ZnSO4·7H2O和水混合组成,所述玉米秸秆粉粒径为0.8mm,并经121℃高压湿热灭菌30min,然后在60℃条件下烘干24h;所述菌群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粪产碱菌、蜡状芽孢杆菌和纤维微杆菌,菌群悬液为无菌生理盐水配制的菌群溶液,菌群悬液为无菌生理盐水配制的菌群溶液。
所述菌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粪产碱菌、蜡状芽孢杆菌和纤维微杆菌数量比为1∶1∶1∶1,菌群悬液的浓度为5×107个/mL。
所述混合物料中,玉米秸秆粉与NH4NO3、KH2PO4、KCl、ZnSO4的质量比为100∶3∶0.94∶0.38∶0.05;菌群悬液的加入量与玉米秸秆粉之比为2.5mL/100g;水占堆肥总质量的百分比为65-75%。
一种利用所述菌改善盐碱土壤的玉米秸秆堆肥的麦田施用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5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