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5986.3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众;钟奇;王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G02B1/10;B32B9/04;B32B17/00;C23C14/35;C23C14/18;C23C14/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铝 碳化硅 紫外 多层 反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其特征在于:该反射镜包括基底(1)和硬铝/碳化硅周期多层膜(2),硬铝薄膜层(3)和碳化硅薄膜层(4)交替沉积于基底(1)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1)为光学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1)粗糙度为:0nm<基底粗糙度<1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铝/碳化硅周期多层膜(2)的周期数为35~45,总厚度为427.5~525.0纳米,其中:每个硬铝薄膜层(3)厚度为5.4~8.5纳米,每个碳化硅薄膜层(4)厚度为4.1~6.5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铝薄膜层(3)和碳化硅薄膜层(4)交替沉积于基底(1)表面上是指在基底(1)表面上,第一层薄膜是硬铝薄膜层(3),第二层薄膜是碳化硅薄膜层(4),第三层薄膜是硬铝薄膜层(3),第四层薄膜是碳化硅薄膜层(4),如此往复,直至最后一层薄膜是碳化硅薄膜层(4)。
6.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基底(1)进行清洗,然后在基底(1)上镀制硬铝/碳化硅周期多层膜(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基底(1)进行清洗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超纯水超声波清洗10分钟、有机清洗液超声波清洗10分钟,超纯水超声波清洗5分钟,MOS级丙酮超声波清洗10分钟,超纯水超声波清洗10分钟,MOS级乙醇和乙醚混合液超声波清洗10分钟,乙醇和乙醚的体积比为1∶1,干燥的纯净氮气吹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清洗液采用的是洗洁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基底(1)上镀制硬铝/碳化硅周期多层膜(2)采用磁控溅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铝/碳化硅极紫外多层膜反射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控溅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溅射靶枪的工作模式为恒功率溅射,溅射工作气压为1毫托;镀制多层膜前,溅射室的本底真空度为5E-5帕斯卡;靶到基板的距离为10厘米;利用靶和基板之间的机械挡板来控制薄膜的厚度:先通过公转电机将基板运动到装有硬铝靶材料的溅射靶枪上方,移开挡板,开始镀膜,通过镀膜时间来控制膜层的厚度,当硬铝膜层镀完后,将挡板移回,然后将基板运动到装有碳化硅靶材料的溅射靶枪上,其中,挡板移开到移回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为镀制一层薄膜的镀膜时间;当基板运动到装有碳化硅靶材料的靶枪上方后,该靶枪的挡板移开,开始镀制碳化硅膜层,通过镀膜时间来控制膜层的厚度,当碳化硅膜层镀完后,将挡板移回,然后再将基板运动到装有硬铝靶材的溅射靶枪上方;如此反复以上过程,实现多层膜的制作;在膜层沉积过程中,基板保持自转,自转速度为40转/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59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