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氚同位素微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6033.9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睿;刘业兵;王维笃;杨玉青;李昊;王关全;罗顺忠;钟正坤;张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H1/06 | 分类号: | G21H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位素 微型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氚同位素微型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微型电池含有换能单元和附属部件,换能单元包括氘化钛+氚化钛放射层(7)、Si3N4层(8)、硅基PN结(9);附属部件包括外封装层(1)、环电极(2)、正引线(3)、正电极(4)、金层(5)、底座(6)、负电极(10)、负引线(11)、陶瓷片(12);其连接关系是,Si3N4层(8)位于硅基PN结(9)上表面;环电极(2)在Si3N4层(8)的外延;硅基PN结(9)的下表面是金层(5),负引线(11)的一端连接在金层(5)上,另一端连接在负电极(10)上;正引线(3)的一端连接在环电极(2)上,另一端连接在正电极(4)上;金层(5)的下方装配有陶瓷片(12);陶瓷片(12)位于底座(6)正中央;外封装层(1)覆盖在底座(6)外部。
2.一种氚同位素微型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用掺杂浓度为1×1015~1×1017cm-3、厚度为100~300μm的N型单晶硅为衬底,在该衬底的上表面热扩散一层掺杂浓度为1×1018~1×1020cm-3、厚度为0.3~2.0μm的P型单晶硅层,然后在该衬底的下表面热扩散一层掺杂浓度为1×1019~1×1020cm-3、厚度为0.5~2.0μm的N+型单晶硅层,由此制备成硅基PN结(9);
b)在硅基PN结(9)的上表面用气相沉积法淀积一层厚度为200~500?的Si3N4层(8);
c)在Si3N4层(8)的外延蒸镀一个材质为金、环宽200~500μm、环高400~800?的环电极(2);
d)在Si3N4层(8)的上表面蒸镀一层厚度为0.5~3μm的钛,然后在该钛层上表面蒸镀一层厚度为20~50nm的镍;
e)用氘氚混合气体制备氘化钛+氚化钛放射层(7);
f)在硅基PN结(9)的下表面蒸镀一层厚度为200~500?金层(5);
g)用绝缘胶将陶瓷片(12)固定在底座(6)上表面的正中间;
h)将金线作为负引线(11),一端用胶粘剂固定在硅基PN(9)下方的金层(5)上,另一端用超声波点焊法焊接在底座(6)的负电极(10)上;
i)用胶粘剂将载带有金层(5)和负引线(10)的硅基PN结(9)固定在陶瓷片(12)的正中间;
j)将金线作为正引线(3),用超声波电焊法将一端焊接在环电极(2)上,另一端焊接在正电极(4)上;
k)上述步骤i和j中的焊点分别点一滴强力导电胶;
l)将FeNi可伐合金材质的外封装层(1)覆盖在底座(6)外部,在接口处用密封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60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高效全自动储油罐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料仓疏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