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Ti5553钛合金组织性能的热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6982.7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冀胜利;俞汉青;代光华;李增乐;薛强;郝宏斌;吴锐红;粱艳;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38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ti5553 钛合金 组织 性能 热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获得高强度高韧性细密织构网篮组织的钛合金热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Ti5553钛合金,其表达式为Ti-5Al-5Mo-5V-3Cr,该合金材料属于β型钛合金,目前主要用于波音787飞机、空客A350飞机的起落架、机翼结构等20多种承力部件,代替原来所用的Ti-6Al-4V和Ti-1023合金。据统计,应用Ti5553合金可以减轻飞机总质量的8%。该材料的研制成功,使之在国内C919等大型民机项目上得到推广应用,也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它军机项目结构件当中。
对于该合金,因热加工工艺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类型的显微组织,其中实际引用最多的组织是网篮组织,即(α转+β转),也就是在β转基体上存在片状α转组织,共同构成网篮状的β组织。这种网篮组织K1C(断裂韧性)性能高,在加工工艺方法合适的情况下,强度高,塑性也会很好。
该合金原有的热加工工艺方法一般采用的是(α等轴+β转)两相区锻造+β热处理方法(即相变点以上的热处理方法),得到的组织虽然也是网篮组织,但初生α相即α等轴相比较粗大,β转基体上的β晶粒的晶界上是由连续平直厚大的片状α转相形成,导致材料强度降低,进而影响构件的可靠性,所以解决Ti5553钛合金强度和韧性综合性能指标匹配问题一直是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Ti5553钛合金强度和韧性综合性能指标匹配问题,人们曾经尝试研究用不同的热加工方法,希望获得既没有粗大的初生α相即α等轴相,也没有β晶粒晶界处连续平直厚大的α转相,同时粗大的β晶粒能够得到细化,且只有晶粒内细密织构的细片状α转相和β晶界处断续的片状α转相,这种网篮组织更加均匀,更加细小,裂纹扩展路径更加曲折,从而使该合金的强度、塑性和K1C(断裂韧性)提高,这就是一种理想的β型钛合金组织,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指标。但是限于技术条件和设计思路的局限,国内一直未研究出理想的加工工艺获得这种理想的β型钛合金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设计一种提高Ti5553钛合金组织性能的热加工方法,使之同时获得高强度、高塑性和高的断裂韧性,提高Ti5553钛合金构件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Ti5553钛合金组织性能的热加工方法,首先对钛合金坯料进行(α等轴+β转)两相区域改锻,然后对经过改锻的坯料进行β锻造(是一种相变点以上加热的锻造方法),最后进行β热处理,使其在改锻后初步形成一种细小密集的网篮织构,在最后的β热处理过程中,生成β晶粒内的细小片状α转相和晶界处细小分散断续的α转相,提高β型钛合金综合组织性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对钛合金坯料进行(α等轴+β转)两相区域改锻:使用电阻炉加热,当炉温达到Tβ-30℃时(其中Tβ为Ti5553材料的相变点),将Ti5553钛合金坯料放入电阻炉中加热,当炉温再次达到Tβ-30℃后,开始保温,保温时间按加热系数×坯料截面厚度或直径计算,加热系数取0.5~0.8min/mm,根据截面厚度或直径由小到大,加热系数取值也由小到大进行调整;保温时间达到以后,立即出炉在自由锻锤上多向镦拔改锻,变形量控制在50%~70%;改锻的过程中,要求控温打钛,防止变形热引起组织过热或过烧;
(二)取样检测:改锻完成后,对经过改锻的钛合金进行取样检测,如得到细晶匀质的(α等轴+β转)组织,即进入下面的步骤(三);如未得到细晶匀质的(α等轴+β转)组织,则重新返回步骤(一)进行改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6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