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干茯苓分离和鉴定茯苓菌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7090.9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侯军;林晓民;王少先;刘保国;侯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茯苓 分离 鉴定 菌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干茯苓分离和鉴定茯苓菌种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茯苓[Wolfiporia cocos(shw.)Rvy.&Gilbn.],原学名[Poria cocos(Fr.)Wolf.],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Wolfiporia)。别称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松茯苓、松柏芋等,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大型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中医经典药方中也多离不开茯苓。茯苓除了药用外,还被调配成多种营养食品,如我国市场上常见的“茯苓糕”、“茯苓饼”、“茯苓酥”、“茯苓茶”等。菌核是茯苓贮存营养的主要器官,为药用部分,形状有球形、扁球形、卵形、椭圆或扁平等不规则形状,对不良的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菌核受营养和环境条件等影响,其大小差别很大,小的0~2千克左右,最大的可达50~60千克,但一般多为2~3千克左右。菌的外壳在较嫩和新鲜时为淡黄棕色、棕色,老熟时为棕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粗糙多皱,较坚硬,能抵御不良的环境条件。菌核内部的菌肉为白色或淡粉红色,柔软,多浆汁,主要由菌丝体、茯苓聚糖类物质和粘液物质组成。
目前,茯苓菌种的分离一般选用新鲜菌核进行组织分离:将选好的种苓洗净,擦去表面水分,置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分离。分离时先用70%酒精将菌核表面擦洗消毒一遍后,用刀子将菌核切一道口子,再用手掰开,在皮下0.5~1厘米处挑取黄豆粒大小一块菌核组织放到斜面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两天后,可见组织块周围长出绒毛状菌丝,七天左右满管,即得一级母种。
按加工方法和部位分为个苓、白苓片(平片)、白苓块、赤苓块、茯神块、骰方、白碎苓、赤碎苓、茯神木等规格,个苓,一般为不规则圆球形,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体坚实,皮细。作为筛选后的个苓,能比较客观的反应茯苓的种性,而鲜茯苓则无法准确反映干后茯苓的出苓率及内在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利用干茯苓分离和鉴定茯苓菌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利用干茯苓分离和鉴定茯苓菌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茯苓菌核分离菌种,先对干菌核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菌丝促生,并取块接种,得到茯苓菌丝;
(2)菌丝的培养及鉴定,选取培养基,接种、培养,放置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茯苓菌丝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在菌丝顶端呈对称二叉状分枝,这样的菌种即为茯苓菌种。
步骤(1)的具体分离方法如下:取用干净的潮润纱布包裹干茯苓菌核,每天把纱布换洗一次,锤子把干茯苓菌核敲裂;潮润纱布包裹的干茯苓菌核2-5天即可萌发出茯苓菌丝;敲裂的干茯苓块被润湿后取出大小适宜操作的裂块,,用透明胶带缠紧只露出菌块最平处均匀的一面;把胶带外面用酒精消毒后,把露出的茯苓部位放入抗生素平板,3-5天即可萌发出茯苓菌丝。
步骤(2)中的培养基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土豆去皮,切2-3毫米厚,在85-95℃的温度下浸煮2-3h,取上清置于量筒中,初步静置,离心,取上清,加入葡萄糖,纯净琼脂粉,完全溶解后过滤,去除粒状物,高压灭菌15-25min,灭菌后马上灌平板,以免二次加热造成培养基变色。
步骤(2)中的接种为:平板培养茯苓菌种,菌块1.5×1.5cm2,接于内置载玻片中心,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为好,接种箱内消毒剂易降低透明度。
步骤(2)中的培养是在25-30℃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依据干茯苓的的质地判断分离的菌种是否优质,填补了鲜茯苓分离菌种时,后期品质无法准确预测的空白。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可行,操作简单,鉴定准确,方法简单,不需特殊仪器。本发明以个苓(干茯苓)为分离材料,能非常成功的分离茯苓菌种,并且根据发现的茯苓的一个天然生长表象,确立一种方法,能准确的鉴定茯苓菌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茯苓菌丝顶端二叉状分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7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的苗期管理方法
- 下一篇:制造具有高含水率的聚硅氧水凝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