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边形网筒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7868.6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傅学怡;周颖;高颖;杨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边形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六边形网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搭建六边形网筒结构的角部和中部,将所述角部和中部的每层的搭建高度设定为预设高度与该层预留高度的和,所述该层预留高度为六边形网筒结构所在建筑搭建完成后,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所在建筑的自重使该层产生下沉变形的高度;
将已经搭建好的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的角部和中部两部分通过节点构造连接,所述节点构造用于连接所述角部和中部并满足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的角部和中部两部分在设定距离范围内相对移动;
在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所在建筑搭建完成后,对所述六边形网筒的角部和中部通过所述节点构造进行刚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层预留高度具体为:六边形网筒结构中该层建筑结构的自重与该层以下建筑结构的自重使所述该层下沉变形的高度与在六边形网筒结构所在建筑搭建完成后该层以上建筑结构的自重使该层产生下沉变形的高度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搭建六边形网筒结构的角部和中部之前,在分别位于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的角部和中部两部分的两侧边缘的六边形斜柱外侧设置节点外伸短梁,所述节点外伸短梁与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的水平梁同轴设置;
所述将已经搭建好的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的角部和中部两部分通过节点构造连接包括:
将所述角部的节点外伸短梁和所述中部的节点外伸短梁分别通过间隙定位螺栓与后接梁的两端连接,所述后接梁与所述节点外伸短梁之间留有预留间隙,所述预留间隙用于满足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的角部和中部两部分在设定距离范围内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六边形网筒的角部和中部通过所述节点构造进行刚性连接包括:通过对所述后接梁的腹板与所述节点外伸短梁的腹板进行对接焊连接所述预留间隙,并通过翼缘贴板焊接所述后接梁与所述节点外伸短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计算出搭建所述六边形网筒结构所在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所述角部与所述中部之间将会产生的最大位移差,根据所述最大位移差设置所述预留间隙和所述间隙定位螺栓的预留孔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78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