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干扰消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7900.0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7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程波;李绍元;王俊平;姜立娜;赵洪蕾;郗晓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干扰 消除 方法 | ||
1.一种主动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数据段子载波和主动干扰消除段子载波在干扰避免区域的影响矩阵pn和ps;
计算出数据段产生的循环前缀和主动干扰消除子载波段产生的循环前缀对系统的影响矩阵qn和qs;
计算数据段在干扰避免区域和数据段的循环前缀在干扰避免区域的影响I=(qs+ps)g;
计算出可以抵消循环前缀影响的主动干扰消除子载波的值:
hcp=-[(pn+qn)H(pn+qn)]-1I
其中:
hcp为子载波的值;
pn为主动干扰消除子载波段对干扰区域的干扰矩阵;
qn为循环前缀中的主动干扰消除子载波段对干扰区域的干扰矩阵;
ps为数据子载波段对干扰区域的干扰矩阵;
qs为循环前缀中的数据子载波段对干扰区域的干扰矩阵;
g为数据子载波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P函数计算数据段子载波和主动干扰消除段子载波在干扰避免区域的影响矩阵pn和p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前缀中主动干扰消除子载波段和数据段对干扰避免区域的影响矩阵qn和qs分别为:
其中:
Naic表示主动干扰消除子载波的个数;
Nnp表示陷波点的个数;
z表示第z个子载波;
η表示第z个子载波右边η的位置,即qn和qs中陷波点的位置;
Num表示子载波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干扰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q(k,z,η)函数为:
其中:
N表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循环前缀的长度;
Nnull表示干扰避免区域的宽度;
k表示第k个子载波;
q(k,z,η)表示第k个子载波在第z个子载波右边距离为η处的旁瓣值;
n表示子载波的个数;
Num表示子载波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79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
- 下一篇:高光效LED平面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