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针状纳米材料增加细胞透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7972.5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宗保;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状 纳米 材料 增加 细胞 方法 | ||
1.一种利用针状纳米材料增加细胞透性的方法,其特征是:
使用物理方法刺穿细胞膜或细胞壁和细胞膜,在细胞表面形成直径0.02-0.12μm的小孔,产生28-96%的细胞透性增加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物理方法是在液态环境下,于液体中加入针状纳米材料,通过搅动产生的机械力使针状纳米材料刺穿细胞膜、或细胞壁和细胞膜,在细胞膜、或细胞壁和细胞膜上产生小孔,使细胞获得透性;
针状纳米材料在细胞屏障上产生的小孔是可被细胞修复的,从而保证细胞的存活率;随细胞透性增加效率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针状纳米材料指直径在0.02-0.12μm、长度在0.34-2.30μm之间的材料,或表面带有符合上述规格的针状物的材料;
针状纳米材料与细胞以悬浮液的状态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针状纳米材料为海泡石;海泡石90%以上的颗粒小于5μm,颗粒平均长度2μm、平均直径2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悬浮液中针状纳米材料浓度越高,透性增加效率越高;菌体密度为1OD、搅动时间为1min、震荡强度为3000rpm时,混合液中加入针状纳米材料海泡石的浓度在0.25%-0.75%(质量比)之间变化时,透性增加效率在81%-94%之间变化,细胞存活率在80%-69%之间变化;
悬浮液中细胞浓度越高,透性增加效率越高,但透性增加效率越小;海泡石浓度为0.5%、搅动时间为1min、震荡强度为3000rpm时,混合液中细胞密度在0.5OD-2OD之间变化时,透性增加效率在95%-88%之间变化,细胞存活率在73%-78%之间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悬浮液粘度越高,透性增加效率越低;悬浮液粘度可通过添加甘油来改变,粘度提高以增加体系甘油浓度来实现;
海泡石浓度为0.5%、菌体密度为1OD、搅动时间为1min、震荡强度为3000rpm时,悬浮液粘度在54×10-3Pa·s-65×10-3Pa·s之间变化时,透性增加效率在91%-83%之间变化,细胞存活率在74%-77%之间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搅动产生的机械力是通过直接搅动悬浮液本身或震荡装有悬浮液的容器产生足够使针状纳米材料刺穿细胞屏障的机械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搅直接搅动悬浮液本身产生足够使针状纳米材料刺穿细胞屏障的机械力时,搅动强度越大,透性增加效率越高;
海泡石浓度为0.5%、菌体密度为1OD、搅动时间为2min时,搅动悬浮液强度在800rpm-400rpm之间变化时,透性增加效率在28%-38%之间变化,细胞存活率在98%-89%之间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震荡装有悬浮液的容器产生足够使针状纳米材料刺穿细胞屏障的机械力时,震荡强度越大,透性增加效率越高;
海泡石浓度为0.5%、菌体密度为1OD、搅动时间为1min时,震荡强度在1000rpm-2000rpm之间变化时,透性增加效率在63%-90%之间变化,细胞存活率在84%-73%之间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搅动悬浮液时,连续搅动时间越长,透性增加效率越高;
海泡石浓度为0.5%、菌体密度为1OD、震荡强度为3000rpm时,当震荡时间在1min-5min之间变化时,透性增加效率在93%-96%之间变化,细胞存活率在74%-54%之间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79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