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餐椅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170.6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荣财 |
主分类号: | A47D1/00 | 分类号: | A47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餐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餐椅,包括前撑架、上端部与前撑架的上端部相连接的后撑架、设置在前撑架上的座位机构,座位机构通常是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的前撑架上的,因而座位机构的高度不可调节,使得照顾者在不同的环境下喂食婴孩时,难以得到一个最舒适的姿势,即给照顾者带来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136658A公开了一种餐椅,其座位机构的高度可以调节,给照顾者带来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椅,包括前撑架、上端部与所述的前撑架的上端部相连接的后撑架、设置在所述的前撑架上的座位机构,所述的座位机构可沿前撑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前撑架上,所述的前撑架上开有至少两个锁孔,所述的座位机构上滑动地设置有锁头,所述的锁头具有锁定与解锁两个工作状态,当所述的锁头处于锁定工作状态下,所述的锁头插在所述的锁孔内,当所述的锁头处于解锁工作状态下,所述的锁头脱离所述的锁孔,所述的座位机构上还可转动地连接有拉把杆,所述的拉把杆上具有第一斜面,所述地座位机构上还滑动地设置有锁定件,所述的锁头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的锁定件上,所述的锁定件上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与所述的第二斜面相滑动地配合。
上述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高度调节问题,但其和现有的婴儿餐椅一样,还具有不便包装和运输的问题。因为餐椅的形状决定了其包装箱所需空间很大,尤其是单台包装,包装箱内绝大部分空间没有充分利用,严重浪费存储和运输资源。
现有技术的缺陷还在于左右脚架不能现场组装,给包装、运输、存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节省包装资源的婴儿餐。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现场组装的婴儿餐椅。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婴儿餐椅,包括脚架,脚架顶端具有前座和后座,前座和后座共同构所述婴儿餐椅的座位;其特征在于:脚架顶端还固定连接前座支撑杆,所述前座通过第一枢轴枢接设于前座支撑杆,该婴儿餐椅还包括通过第二枢轴枢接于前座支撑杆顶端的扶手,所述扶手又通过第三枢轴枢接于所述前座的一个长槽内,所述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之间相互平行,并且所述长槽将所述扶手和所述前座限定为两个状态,即当第三枢轴位于长槽一端时的撑起状态,以及当第三枢轴位于长槽另一端时的收合状态。
婴儿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支撑杆顶端固定设置连接构件,所述前座及所述扶手均枢接于该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脚架的顶端。
婴儿餐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扶手和所述前座处于撑起状态时,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并且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的连线是三角形最长的边。
婴儿餐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扶手和所述前座处于收合状态时,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并且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的连线是三角形最长的边;并且当所述扶手和所述前座处于收合状态时及处于撑起状态时,第三枢轴分别位于三角形最长边的两侧;通过将第三枢轴的两种状态设置于长边的两侧,第三枢轴经过长边时是撑起与收合的过度点,可以限制扶手因意外收合,起到使用安全的效果。
婴儿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具向上延伸的下连杆,所述扶手具有向下延伸的上连杆,所述长槽设置于下连杆,所述前座与所述扶手通过下连杆和上连杆枢接于所述长槽。
婴儿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扶手之间还具有锁定装置。
婴儿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扶手的相对面具有第二凹孔,所述扶手与所述连接构件的相对面具有第一凹孔,第一凹孔及第二凹孔内壁均具有内齿,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外齿,所述外齿的齿形与所述内齿相匹配,所述第一凹孔内还具有弹性部件,弹力的方向为使所述外齿驱于抵向第二凹孔;第二凹孔底部还具有按压结构;并且,所述外齿将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扶手的枢接限定为锁定和解锁两种状态,当弹性部件将外齿抵向第二凹孔时,外齿同时位于第一凹孔及第二凹孔内,此时为锁定状态,当通过按压结构按压所述外齿时,外齿克服弹性部件的弹力,完全没入第一凹孔内,此时为解锁状态。
婴儿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凹孔底部的孔,以便通过工具从孔内抵压所述外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荣财,未经陈荣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感器和图像探测器
- 下一篇:像素单元及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