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戴星草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211.1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庆;刘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4 | 分类号: | C07H17/04;C07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戴星草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戴星草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绒毛戴星草,别名:麻腊干;拉丁名:Sphaeranthus indicus L。来源于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绒毛戴星草,主要分布云南西南部。该植物具有燥湿止痒、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皮癣、风湿关节痛。性辛,温。有毒。入肺、肝二经。外用时捣碎外敷。该植物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在印度长期用于治疗皮肤病,用作胃病止血剂及驱蠕虫药,也用于治疗腺体肿胀、支气管炎、黄疸和抑郁症。
倍半萜类化合物是一大类药用植物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爵床科、伞形科、大戟科、木兰科、防己科、尤其是菊科植物中,仅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到的倍半萜类物质就超过3000种,这类一般带有苦味的天然产物对大范围的动植物具有多种生物生理活性,如抗肿瘤、抗溃疡、强心、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微生物生长抑制(如抗菌消炎,防治血吸虫病等)和植物生长抑制作用(即植物毒素)、皮肤致敏作用,昆虫拒食作用,以及人类异构酶抑制活性。
戴星草苷,分子式为C21H32O9,分子量为428.48,是从菊科植物绒毛戴星草的花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现代研究表明,戴星草苷具有免疫促进活性。现有技术对戴星草苷的研究较少,目前尚未发现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高纯度戴星草苷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戴星草苷的方法。该方法制备量大、样品损失少、产品纯度高,易于规模化。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取绒毛戴星草的花为原料,粉碎,用10-20倍丙酮溶液超声提取2-3次,提取液回收丙酮至适量体积,加硅藻土趁热搅拌均匀,装柱,先用石油醚洗脱脂溶性物质,再用乙酸乙酯洗脱,收集乙酸乙酯洗脱液,浓缩成浸膏,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所得浸膏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检测器谱图接收目标流分,并用制备液相色谱对流分进一步纯化,得到戴星草苷。
所述硅藻土用量为总提取液量的1-3%。
所述高速逆流色谱法对所得浸膏进行分离纯化,所用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4-6):(3-5):(5-8):(1-3)。
所述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为:色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流速为12-20ml/min,检测波长为216n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取1kg绒毛戴星草的花为原料,粉碎,用2L丙酮溶液超声提取2次,提取液回收丙酮至适量体积,加1200g硅藻土趁热搅拌均匀,装柱,先用石油醚洗脱脂溶性物质,再用乙酸乙酯洗脱,收集乙酸乙酯洗脱液,浓缩成浸膏;将体积比4:3:8:3的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混合,振荡摇匀,使两相达到平衡,静置分层后分离,下相为流动相,上相为固定相,分别对其超声脱气40min后冷却备用;取浸膏溶解于等体积的上相和下相溶剂中,过滤,得样品溶液,将配制好的固定相以5ml/min的流速充满高速逆流色谱仪的螺旋管中,开启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调整主机转速为820rpm,以2ml/min的流速将流动相泵入柱内,待柱内溶剂体系建立动态平衡后,取样品溶液由进样阀进样,然后根据紫外检测谱图收集戴星草苷流分,减压浓缩后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90:10);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16nm,根据检测器谱图收集目标成分,减压浓缩得到纯度98.8%的戴星草苷6.8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热式电热水器
- 下一篇:用于钢材连铸连轧的轮带旋转喷淋冷却工艺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