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519.6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琼花;黄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征洋船舶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1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馏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表面2/3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水储量的97%为海水和苦咸水,这些水是很丰富的。但是,要利用海水必须经过淡化。目前,全世界有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海水或苦咸水淡化技术取得淡水。据统计,海水淡化系统与生产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亚洲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尼与中国等也都积极发展或应用海水淡化做为替代水源,以增加自主水源的数量。海水淡化的技术主要有蒸馏、冻结、反渗透、离子迁移、化学法等办法。有人估计,海水淡化可能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淡水的未来水产业。就目前经济技术水平而言,海水淡化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目前的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在仪器里产生大量的锅垢,相反得到的淡水却并不多,并且一般都庞大笨重,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可靠性高、维修费用低的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喷射泵、淡水泵及控制箱,所述的蒸发器及冷凝器设在同一腔体内,蒸发器设置在冷凝器的下部,所述的淡水泵经管道与腔体连接,所述的喷射泵经管道与冷凝器连接,所述的控制箱用于控制整个装置,设在淡水泵的上部。
所述的蒸发器内设置有加热缸套,蒸发器的正面设有缸套热水进口及缸套热水出口。
所述的冷凝器的正面设有海水进口。
所述的喷射泵一端经连接管道与冷凝器的正面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海水出口。
所述的淡水泵经管道与淡水出口连接。
所述的控制箱上设置有带液晶显示屏的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内部采用了螺旋管,由于设计流程合理,能充分利用柴油机缸套废热水,热效率较高,不仅使装置结构紧凑,重量轻,而且即使是船舶辅机小流量废热水,也能满足装置工作需要,产出定量的淡水;
(2)采用真空蒸馏的原理利用主机冷却水系统产生的废热或其它热源将海水转化成淡水,可靠性高,而且结晶的盐垢也少,能为各种船舶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是新船或者现有船舶新装或更换还水淡化的理想装置;
(3)维修费用很低,热交换器中的铜管和广泛使用的316L的材料能避免关键部件的腐蚀,盐的结晶率低也减少了维修费用。如果需要维修,打开海水淡化装置前盖即可方便地进入内部检修。该装置可不间断的供水,在船舶的整个寿命期间造出的淡水含盐率小于10pp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蒸发器、2为冷凝器、3为喷射泵、4为淡水泵、5为控制箱、6为缸套热水进口、7为缸套热水出口、8为海水进口、9为海水出口、10为淡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蒸发器1、冷凝器2、喷射泵3、淡水泵4及控制箱5,蒸发器1及冷凝器2设在同一腔体内,蒸发器1设置在冷凝器2的下部,淡水泵4经管道与腔体连接,喷射泵3经管道与冷凝器2连接,控制箱5用于控制整个装置,设在淡水泵4的上部。
蒸发器1内设置有加热缸套,蒸发器1的正面设有缸套热水进口6及缸套热水出口7。冷凝器2的正面设有海水进口8。喷射泵3的一端经连接管道与冷凝器2的正面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海水出口9。淡水泵4经管道与淡水出口10连接。控制箱5上设置有带液晶显示屏的控制面板。
本装置按照设备处于恶劣的海水环境状态下设计。32℃的海水作为冷却源,75℃缸套水作为热源。在此情况下,制淡装置用32℃的海水作为制水源,可达到制得10t/d的蒸馏水量。装置的蒸发器1和冷凝器2被设计布置在同一腔体内,下面布置蒸发器1,上面布置冷凝器2。海水进入冷凝器2,其中较少数量的海水进入蒸发器1的腔室作为制水源。其余大部分的海水被喷射泵3排出舷外,同时带走盐雾。由于喷射泵3的作用,腔室内的压力远低于大气压(真空),这样水的沸腾温度很低(45℃)。在管式热交换器上,海水蒸发后流经去雾器,水汽中的盐雾被分离,水蒸气流至冷凝器冷却成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征洋船舶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征洋船舶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泄压功能的离子交换器
- 下一篇:串行电梯专用PLC及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