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喷油立式小孔珩磨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756.2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0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10 | 分类号: | B24B3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喷油 立式 小孔 珩磨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切削领域中的孔光整加工专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喷油立式小孔珩磨杆。
背景技术
珩磨是用镶嵌在珩磨头上的砂条对精加工表面进行精整加工的一种工艺,可用于加工直径为5~500mm甚至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因此,目前对于设计或制造能够加工直径为5mm以上的珩磨刀具已经无较大的困难,但是对于加工直径为5mm以下小孔的珩磨刀具,无论是设计和制造都有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珩磨杆的强度不够,在进行珩磨时珩磨杆极易折断;另一方面,冷却和排屑也对珩磨杆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喷油立式小孔珩磨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喷油立式小孔珩磨杆,其包括珩磨杆本体、套设在所述的珩磨杆本体上的接套,所述的珩磨杆本体内设置有推杆、推动所述的推杆进给的推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珩磨杆本体上设置有导向条,所述的导向条上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的推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的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相配合,当所述的推锥推动所述的推杆时,所述的推杆推动导向条伸出所述的珩磨杆。
优选地,所述的接套上开设有珩磨油入口、珩磨油出口,所述的推杆的外壁与所述的接套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油通道,所述的通油通道分别与所述的珩磨油入口、珩磨油出口相连通,珩磨油从所述的珩磨油入口进入所述的通油通道,从所述的珩磨油出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的珩磨杆本体采用SKS3合金工具钢。
优选地,所述的导向条采用YG6钨钢。
优选地,所述的珩磨杆本体长20~40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采用硬质合金导条,在珩磨时导条的导向作用能够大大延长珩磨杆的使用寿命,节省更换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且能保证零件孔的精度;
2、本发明的珩磨杆本体和接套连接,这样便于加工,保证同轴度,节省材料和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部放大图。
其中:1、珩磨杆本体;2、接套;3、推杆;30、第二导向斜面;4、推锥;5、导向条;50、第一导向斜面;6、珩磨油入口;7、珩磨油出口;8、通油通道;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内喷油式小孔珩磨杆,其包括珩磨杆本体1、套设在珩磨杆本体1上的接套2,珩磨杆本体1采用SKS3合金工具钢, SKS3经热处理后适用于制造变形小、长而形状复杂的切削刀具;珩磨杆本体1长度根据经验和珩磨原理可选择30mm。珩磨杆本体1和接套2的连接便于加工,能够保证同轴度,节省材料和加工时间。
珩磨杆本体1内设置有推杆3、推动推杆3进给的推锥4,珩磨杆本体1上设置有导向条5,导向条采用硬质合金,硬质合金能够大大延长珩磨杆的使用寿命,节省更换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且能保证零件孔的精度,如:YG6钨钢,导向条5上具有第一导向斜面50;推杆3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30,第一导向斜面50和第二导向斜面30相配合,即第一导向斜面50能沿第二导向斜面30进行滑动。当推锥4推动推杆3时,导向条5的第一导向斜面50在第二导向斜面30上滑动,由直线移动转化为升降运动,导向条5伸出珩磨杆本体1,当珩磨杆进行珩磨时,伸出的导向条5能够起到保护孔壁的作用。
此外,接套2上开设有珩磨油入口6、珩磨油出口7,推杆3的外壁与接套2的内壁之间形成通油通道8,通油通道8分别与珩磨油入口6、珩磨油出口7相连通。珩磨油从珩磨油入口6进入通油通道8,从珩磨油出口7流出,使珩磨的部位能够得到充分均匀的润滑,带走大量的切削热,避免切削瘤的产生划伤工件表面,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和珩磨效率。
另外,推锥4上配置有弹簧9,便于卸压后推锥4退回,使得上下工件比较容易,避免珩磨后,工件被拉伤的现象,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