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盘式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过氧化氢注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927.1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东;李金镖;钱军;纪登才;朱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4 | 分类号: | A61L2/14;A61L2/18;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低温 等离子体 灭菌 过氧化氢 注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设备上的过氧化氢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设备广泛应用在生物、制药、医疗等行业的灭菌。而过氧化氢作为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设备的灭菌剂,其如何安全可靠的被注入到灭菌室则成为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设备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使用的过氧化氢注入为瓶装式注入和卡匣式注入:
(1)瓶装式注入即通过计量容器将过氧化氢倒入储液罐中,再将过氧化氢从储液罐中注入灭菌室,瓶装式注入方式又分为蠕动泵式注入和自吸式注入;瓶装式注入时需操作者将过氧化氢倒入储液灌中,过氧化氢为强氧化剂,对皮肤有腐蚀,如操作不当会溅落至操作者皮肤而烧伤,对操作者有安全隐患。
(2)卡匣式注入,以强生公司生产的卡匣式注入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通过气缸推动压块将卡匣托架压下,再由另一气缸推动卡匣,卡匣下部有两支针头,卡匣先推动一个密封套,使真空室与针管连通,再继续压卡匣使针头完全进入装有过氧化氢的胶囊卡匣,胶囊中的过氧化氢通过针管进入灭菌室,当过氧化氢被抽去后,气缸返回,卡匣托板和卡匣通过左右两面的弹簧弹回原位,整个过程繁琐、复杂。
因而,针对卡匣式注入方式,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更简单方便的过氧化氢注入则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转盘式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过氧化氢注入装置,解决现有注入操作繁琐,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转盘式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过氧化氢注入装置,主要包括驱动弹夹360度旋转移动及定位的机构,驱动注射针头前后往复运动的刺破机构,以及控制电路板;其整体思路是先驱动弹夹旋转移动及定位,在定位到弹夹内的过氧化氢胶囊后,保持弹夹固定不动,再驱动注射针头刺入定位到的过氧化氢胶囊,通过控制与灭菌室连通的注液阀,使过氧化氢注入灭菌室,从而达到注入过氧化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刺破装置的过氧化氢注入系统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自动刺破装置的过氧化氢注入系统刺破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自动刺破装置的过氧化氢注入系统整体组装A视角示意图;
图4自动刺破装置的过氧化氢注入系统整体组装B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转盘式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过氧化氢注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部件:注液窗(1)、钢珠(2)、压缩弹簧(3)、钢珠护套(4)、弹夹(5)、控制电路板(6)、夹板(7)、压缩弹簧(8)、前支板(9)、底座(10)、后支板(11)、刹车步进电机(12)、注液阀(13)、线性步进电机(14)、后限位开关(15)、导杆(16)、滑块(17)、导向螺母(18)、过滤棉(19)、转轴(20)、滚珠轴承(21)、前限位开关(22)、滚珠轴承(23)、充气针头(24)、注射针头(25)。
所述注射针头(25)与充气针头(24)固定在滑块(17)上,注射针头(25)与注液阀(13)连通,注液阀(13)与灭菌室连通,充气针头(24)尾端装有过滤棉(19),滑块(17)上装有导向螺母(18),通过线性步进电机(14)驱动与滑块(17)连接的导向螺母(18)源导杆(16)前后运动,如图1所示。
所述线性步进电机(14)与刹车步进电机(12)固定在后支板(11)上,其线性步进电机(14)的丝杆通过滚珠轴承(23)固定在前支板(9)上,导杆(1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支板(9)与后支板(11)上,转轴(20)过通滚珠轴承(21)固定于前支板(9)上,另一端与刹车步进电机(12)连接,前支板(9)与后支板(11)分别固定于底座(10)上,如图1所示。
所述后限位开关(15)固定于后支板(11)上,前限位开关(22)固定于前支板(9)上,如图4所示
所述弹夹(5)为圆盘形,内部装有过氧化氢胶囊,过氧化氢胶囊均匀分布于弹夹内;弹夹外壳贴有磁铁及RFID标签,磁铁位于弹夹12点钟位置,其用于定位,RFID标签位于弹夹6点钟位置,其RFID标签存储了弹夹内过氧化氢胶囊数量信息和生产日期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