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967.6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于邦海;姜刚;张运和;孙猛;杨真;娄须宽;侯川川;翟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催化 消声器 | ||
1.一种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5)、前端盖(3)、后端盖(11)、进气管(2)、出气管(10)及催化转化器(7),前端盖(3)及后端盖(11)分别设置在筒体(5)的两端,进气管(2)设置在筒体(5)内靠近前端盖(3)的一端,进气管(2)连通筒体(5)与发动机排气管(17),出气管(10)设置在筒体(5)内靠近后端盖(11)的一端,出气管(10)连通筒体(5)与尾管(18),催化转化器(7)设置在筒体(5)的中部且通过第一隔板(6)及第二隔板(8)与筒体(5)固定,第一隔板(6)及第二隔板(8)分别设置在催化转化器(7)的两端,第二隔板(8)上均匀设置有平孔(19),进气管(2)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管(10)通过第三隔板(9)及后端盖(11)与筒体(5)固定,第三隔板(9)上设置有通气翻孔(20),出气管(10)上设置有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上端设置有连接管(1),进气管(2)下端设置有进气堵板(4),进气管(2)通过连接管(1)与发动机的排气管(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10)设置在筒体(5)内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堵板(12),出气堵板(12)上设置有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3)与筒体(5)、后端盖(11)与筒体(5)的固定接口均采用咬口封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板(6)与筒体(5)内壁及催化转化器(7)均通过满焊固定,第二隔板(8)与筒体(5)内壁及催化转化器(7)均通过段焊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3)、筒体(5)、后端盖(11)、进气管(2)、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8)、第三隔板(9)及出气管(10)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用三元催化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1)、进气堵板(4)及出气堵板(12)均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9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原位腔室清洁后的处理腔室去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放油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