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椎笼型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8982.0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9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施威任;吕育廷;陈维德;陈彦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笼型支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人体脊椎病变部位,以于术后强化骨组织愈合及稳定性的钛基脊椎笼型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数民众因生活习惯的改变长期仰赖电脑工作,而必须长时间屈身坐于办公桌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演变,以致现今脊椎病变的案例层出不穷,也就使后续脊椎照护的相关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脊椎手术的术后照护为脊椎复原优劣的重要环节,通常于术后,因病人复原速度较其他部位手术缓慢,且无法长时间站立,故多需长期穿着矫正衣,方能避免日常生活的阻碍。
为此,现阶段多以脊椎植入物辅助矫正衣,将脊椎植入物置放于脊椎手术后有骨缺损部位的横突间,且同时使用磷酸钙、骨粉、自体骨……等骨填补物填充于该脊椎植入物的开放性空间中,以加速横突间的骨组织愈合。然而,横突间生长较快的软组织常因脊椎植入物的结构不良而容易自孔隙侵入,或者于体内循环系统的流动下带走脊椎植入物内所填充的自体骨或骨粉,以至传统脊椎植入物纵使有填补可加速愈合用的骨填补物,却因经常性的骨填补物流失,而始终无法发挥术后加速骨组织愈合的功效。
请参照图1所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33884号专利案揭示一种模组化骨融合椎笼9,该椎笼9前方设有一圆滑形头部91,该头部91后方纵向开设一槽状空间92,并于该椎笼9二侧壁设有与槽状空间92相通的数个骨融合孔93,且该椎笼9后方另连接有一固定座94,该固定座94用以结合固定于一骨板固定器95。其中,该槽状空间92可容置经绞碎的自体移植骨、异体移植骨或其他如骨水泥、人造骨等骨填补物。借此,能使该槽状空间92内的骨填补物通过该槽状空间92的上、下开口,而与相邻脊椎椎体相接触,以利于骨融合的进行。
然而,现有骨融合椎笼9于使用时,不仅需以数个骨螺丝96搭配骨板固定器95,方能将骨融合椎笼9限位于骨缺损部位,作为支撑或固定之用。甚至,上述现有骨融合椎笼9仅能适用于椎体之间,且因其结构的繁复,产生有多处的接合界面,而必需以复杂的立体管雷射雕刻、放电成形……等技术方能成型,不只相对增加骨融合椎笼9的加工困难度,更衍生有制作成本上的相对负担;加上,于脊椎手术进行时,现有骨融合椎笼9的繁复结构,势必需耗费医护人员相当的操作时间,以致相对提升手术过程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
此外,更因现有骨融合椎笼9的槽状空间92与骨融合孔93的不良设计,始终无法抑止生长快速的软组织侵入,更容易因体内循环系统的流动,而使存在于该槽状空间92内的骨填补物轻易自该骨融合孔93产生流失。如此,传统的骨融合椎笼9终究仅能作为椎体间的支撑及固定之用,完全无法于术后扮演引导组织再生的角色,以致于骨缺损重建的过程依然无法获得实质上的突破,严重影响术后骨组织愈合的效率。
有鉴于此,确实有必要发展一种于术后强化骨组织愈合及稳定性的钛基脊椎笼型支架,以适用于人体脊椎病变的任意部位,解决如上所述的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乃改良上述缺点,以提供一种脊椎笼型支架,其是能够以简易构型避免接合界面的产生,以降低加工困难度与制作成本。
本发明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椎笼型支架,能够抑止生长快速的软组织侵入,且避免体内循环系统的流动带走骨填补物,而可确保骨填补物稳固于其中而不流失。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椎笼型支架,能够适用于人体脊椎病变的任意部位,以由稳固于其中的骨填补物引导骨组织再生且加速骨组织愈合。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脊椎笼型支架,包含: 一基体,设有数条线槽,该数条线槽具有数弯曲段,其中任二相邻线槽之间形成一变形支条,且形成该变形支条的二相邻线槽将该变形支条分为一缩径区及一扩径区;及数个微孔,开设于该变形支条的扩径区。
本发明脊椎笼形支架还可以另设有一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该生物可分解高分子薄膜形成于该基体的部分表面或全表面。
其中,该基体的厚度为20-200微米。且,该数个微孔的孔径大小为0.5-4毫米。
本发明的数个线槽是由该基体的一侧缘延伸至该基体的另一相对侧缘,且该数个线槽的端部与基体的侧缘间具有适当间距。另外,该变形支条形成有一第一基准端及一第二基准端,该第一基准端及第二基准端分别位于邻近基体的二相对侧缘处。
本发明脊椎笼型支架选择将该数个线槽的弯曲段区分为一第一弯曲段及一第二弯曲段,该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呈连续间隔设置,且该第一弯曲段及第二弯曲段成相对的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8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挠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防止倒烟的烟筒拐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