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方法及影像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9591.0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物件 影像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在影像中检测物件(object),特别是用于执行人脸检测处理的一种影像处理方法及其相关影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影像处理装置(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来说,例如具有影像采集设备(image capturing device)(例如,相机、红外线检测设备)设置于其中的电视机,通常会针对影像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影像的全部范围来执行人脸检测处理(face detection process)以完成人脸检测的功能。然而,如果人脸检测处理是针对所述影像的全部范围来执行,则执行速度会太慢,因此,为了要改善人脸检测处理的执行速度/效率,所述影像可被重新降取样(re-sample down)以及重新调整影像大小(resize)而产生一个具较小尺寸的影像,但被重新降取样的影像可能会造成人脸识别的操作无法成功地检测到人脸。
因此,如何改善影像处理装置的效能已成为影像处理范畴中有待设计者解决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方法及其相关影像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方法的范例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依据指定特征来将影像至少分割为第一子影像以及第二子影像,其中所述第一子影像覆盖第一区,所述第二子影像覆盖第二区;以及针对所述第一子影像进行影像检测处理以检查物件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区内,并据以产生第一检测结果。
一种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装置的范例实施方式,所述影像处理装置包括影像分割模块以及影像检测模块。所述影像分割模块用以依据指定特征来将影像至少分割为第一子影像以及第二子影像,其中所述第一子影像覆盖第一区,所述第二子影像覆盖第二区。所述影像检测模块用以针对所述第一子影像进行影像检测处理以检查所述物件是否位于所述第一区内,并据以产生第一检测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方法及影像处理装置,通过对覆盖第一区的第一子影像来进行影像检测处理,影像检测处理的处理速度与成功率均可大幅提升。
对于已经阅读后续由各附图及内容所显示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各目的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影像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方法的再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用于检测物件的影像处理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A及图10B为图4所示的扫描视窗的实施范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所提及的「包括」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括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9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