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软膏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9734.8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贾京达;贾培琳;贾宗达;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寨县金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89 | 分类号: | A61K36/489;A61K9/06;A61K47/44;A61P17/00;A61P31/22;A61K31/045;A61K33/30;A61K35/413;A61K35/55;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62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病 外用 软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具体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软膏。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皮肤病如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难愈的疮疡,在临床上常用的外用膏剂存在以下缺陷:一、治疗较单一,如:200410064566.7专利申请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软膏,仅治疗带状疱疹;二、具有副作用,如,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少则局部,多则遍布全身,瘙痒不止;三、疗效低、作用慢、功能欠佳,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治疗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难愈的疮疡的外用膏剂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软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软膏,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苦参4.5-9.0份、没药3.0-6.0份、白芷4.5-9.0份、防风4.5-9.0份、菊花4.5-9.0份,清洗,沸水水提3h,滤过,滤液在60℃环境下浓缩成密度为1.08-1.10g/cm3的浓缩液,浓缩液制粉得到颗粒细度为30-50μm的第一细粉;(2)取冰片0.15-0.3份、麝香0.05-0.1份、牛黄0.15-0.3份、珍珠0.15-0.3份、煅炉甘石0.15-0.3份,分别粉碎成颗粒细度为50μm的细粉,混匀,得到第二细粉;(3)取凡士林785份、羊毛脂50份,将两者混合并加热至60℃,滤过杂质,冷却至40℃,加入第一细粉、第二细粉、聚肌胞(一种干扰素诱导剂)0.002份、PEG(聚乙二醇),混匀至半凝固状态,得到成品,所述的PEG加入量为第一细粉和第二细粉总重量的10-20%。
所述的聚肌胞采用的是由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2mg(2ml)的聚肌胞针剂。
进一步,所述的苦参5.0-8.5份、没药3.5-5.5份、白芷5.0-8.5份、防风5.0-8.5份、菊花5.0-8.5份、冰片0.18-0.28份、麝香0.06-0.09份、牛黄0.18-0.28份、珍珠0.18-0.28份、煅炉甘石0.18-0.28份。
进一步,所述的苦参6.0-7.0份、没药4.0-5.0份、白芷6.0-7.0份、防风6.0-7.0份、菊花6.0-7.0份、冰片0.20-0.25份、麝香0.07-0.08份、牛黄0.20-0.25份、珍珠0.20-0.25份、煅炉甘石0.20-0.25份。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制粉采用的设备为中药干燥喷粉机。
进一步,所述的PEG采用的是PEG-1500(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1500)。
具体使用时,患处清洁消毒,然后将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软膏涂敷或涂抹于患处表面。必要时,涂抹后加盖聚乙烯膜,提高皮肤对药物的吸收。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软膏其原料中,冰片、麝香,辛温开窍,舒通经络,逐中恶邪阻;牛黄,息风、解毒;珍珠,解毒生肌、疮疡不敛;煅炉甘石、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湿毒疮疡;没药,行气活血,香散疮孔,定痛生肌,使毒气外出而不致内陷;防风,辛甘微温,为祛风除湿愈疮之要药;白芷,治皮肤燥痒、三经风热痈疽疮疡之病,佐菊花清热而不闭腠理、透邪而不助邪热。以上诸药配伍相辅辛温解表、清热透邪、行气活血、祛瘀生新、止痛愈疮之效。现代医学研究:本发明中的成份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组织修复再生作用。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软膏具有辛温解表清热透邪、行气活血、祛瘀生新、愈疮止痛、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特点,不打针、不吃药,一膏多用,作用直接,起效迅速,标本兼治,不复发,无毒副作用,对于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难愈疮疡具有良好的疗效。
典型病例:
1.李某,男,32岁,山西五寨县组织部干事,主诉受风寒后左耳后及颈部皮肤奇痒、灼痛,局部出现红色丘疹,簇集粟粒大小丘状疱疹,有少量渗液,周围皮肤暗红,全身伴有恶风寒、发热厌食。诊断为带状疱疹,辨证为寒湿血瘀型。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软膏涂于患处,3日显效,6日后痊愈。
2.张某,男,26岁,山西五寨县砚城镇居民。主诉外生殖器沟处数个红色丘疱疹,奇痒灼痛,继而出现水泡、溃疡,溃疡面约0.5cm,周围黯红,久治不愈,遂来就诊,诊断为生殖器疱疹,辨证为寒湿血瘀型,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软膏涂于患处,1周后痊愈,1年复查未见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寨县金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五寨县金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9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