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0413.X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6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年;赵荣峥;杨宇全;袁世强;徐志宏;王庆平;张鹏;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网储能 系统 进行 优化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调度及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微网储能系统在控制方案不够完善,并网运行模式下,实时数据监测、发电功率及用电负荷预测的不足使得极易引起电网功率波动,对电网造成冲击;孤岛运行模式下,蓄电池储能系统是运行时电压参考源,控制微网频率和电压保持恒定,现有的微网储能系统在控制方案存在合理性问题,如果发电功率大于负荷功率,会造成蓄电池储能系统逆功率,影响微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如果发电功率太过小于负荷功率,会导致蓄电池组放电电流远远大于最优放电电流,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微网孤岛运行的时间,并会降低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增加系统的维护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微网储能系统在并网运行模式下,极易引起电网功率波动,对电网造成冲击;孤岛运行模式下,也存在储能系统逆功率、蓄电池组放电电流远远大于最优放电电流等问题,影响微网系统的稳定运行、缩短了微网孤岛运行的时间,并会降低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增加系统维护投资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的运行模式进行判断;
当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为并网运行模式时,按照并网运行控制方式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
当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为孤岛运行模式时,按照孤岛运行控制方式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运行模式判断模块,用于对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的运行模式进行判断;
并网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当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为并网运行模式时,按照并网运行控制方式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
孤岛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当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为孤岛运行模式时,按照孤岛运行控制方式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在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及储能系统本身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输出有功功率及蓄电池端电压、储能系统有功功率的实时数据监测,结合用户侧需求响应、平抑电网功率的要求及用电负荷的预测数据,对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满足了微网系统功率平衡的要求,减少了微网系统对外部电网的冲击,保证整个电网安全运行,满足微网系统平抑电网功率波动、需求侧响应的要求,同时极大地延长了微网孤岛运行的时间,提高了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减小了微网系统的维护投资,提高了其稳定性、兼容性和经济性,对储能系统在微网中的推广和应用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并网运行控制方式的实现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孤岛运行控制方式的实现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进行充电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对微网储能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的实现流程。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对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的运行模式进行判断;
在步骤S102中,当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为并网运行模式时,按照并网运行控制方式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
在步骤S103中,当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为孤岛运行模式时,按照孤岛运行控制方式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网运行控制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设定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允许的交换功率下限M1及交换功率上限并M2,且交换功率下限M1<交换功率上限M2;
实时监测并获得微网系统与外部电网的交换功率M3及外部电网向微网系统的传递功率M4;
当交换功率M3介于交换功率下限M1及交换功率上限M2之间时,不对储能系统进行任何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0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直流数字量输入电路
- 下一篇:基于双频改正法估计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