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抛射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0684.5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有芳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抛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抛射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业所用混凝土施工大部分都是采用模塑现浇工艺,尤其是立板构件,普遍采用传统的模塑现浇或高压气体喷射砼工艺,根本解决不了立即拆模及混凝土速凝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现浇混凝土影响建筑整体施工的工期,本发明创立了在立板型混凝土构件制作过程中,使现浇混凝土高密度成型、速凝等新型混凝土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抛射机,该发明解决现浇薄壳混凝土无模无振捣高密度成型、速凝高强等若干问题
该混凝土抛射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框架底盘,行走系统,滑动托架,皮带式水平可调抛料系统,升降涡轮,布料系统,升降丝杠,斜向框架撑杆,升降丝杠座,升降丝杠横向连梁,共同组合成的混凝土抛射机。
一种混凝土抛射机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依据摘要附图,制作金属框架底盘,配置行走系统,将滑动托架与其上配置的皮带式水平可调抛料系统、升降涡轮、布料系统共同安装于由升降丝杠、斜向框架撑杆、升降丝杠座、升降丝杠横向连梁所组成的升降系统之中,共同组合成的混凝土抛射机。
一种混凝土抛射机应用操作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将机械搅拌后的干硬性混凝土料,装入布料系统中的料斗中,开机后,通过布料系统中设置的旋转螺旋布料滚杠,使混凝土料均匀落于高速旋转的皮带式水平可调抛料系统中设置的皮带上,通过行走系统对准相应横向抛射范围,经升降系统调整竖向抛射范围,依据构件混凝土厚度将混凝土料抛射于构件基层之上。
本发明有益效果:
可解决传统的高压气体喷射砼工艺所产生的回弹落地料过多,骨料级配等级减弱,使混凝土强度降低的现象,又可取代传统现浇混凝土复杂的模塑工艺,可用于隧道支护工程,是目前薄壳混凝土施工当中首选的建筑机械之一。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框架底盘1,行走系统2,滑动托架3,皮带式水平可调抛料系统4,升降涡轮5,布料系统6,升降丝杠7,斜向框架撑杆8,升降丝杠座9,升降丝杠横向连梁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该混凝土抛射机,它是由框架底盘1,行走系统2,滑动托架3,皮带式水平可调抛料系统4,升降涡轮5,布料系统6,升降丝杠7,斜向框架撑杆8,升降丝杠座9,升降丝杠横向连梁10,共同组合成的混凝土抛射机。
一种混凝土抛射机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依据附图,制作金属框架底盘1,配置行走系统2,将滑动托架3与其上配置的皮带式水平可调抛料系统4、升降涡轮5、布料系统6共同安装于由升降丝杠7、斜向框架撑杆8、升降丝杠座9、升降丝杠横向连梁10所组成的升降系统之中,共同组合成的混凝土抛射机。
一种混凝土抛射机应用操作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
将机械搅拌后的干硬性混凝土料,装入布料系统6中的料斗中,开机后,通过布料系统6中设置的旋转螺旋布料滚杠,使混凝土料均匀落于高速旋转的皮带式水平可调抛料系统4中设置的皮带上,通过行走系2统对准相应横向抛射范围,经升降系统调整竖向抛射范围,依据构件混凝土厚度将混凝土料抛射于构件基层之上。
本发明有益效果:
可解决传统的高压气体喷射砼工艺所产生的回弹落地料过多,骨料级配等级减弱,使混凝土强度降低的现象,又可取代传统现浇混凝土复杂的模塑工艺,可用于隧道支护工程,是目前薄壳混凝土施工当中首选的建筑机械之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属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有芳,未经孙有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0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气共容舱电力储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硅通孔刻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