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2060.7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梁长浩;张和民;刘俊;田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4/52 | 分类号: | H01M4/52;H01G9/042;B23K26/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n 掺杂 ni oh sub 纳米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i(OH)2纳米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i(OH)2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碱性镍系列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越的高倍率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当它作为电容器的阳极材料时具有较高能量的存储能力,而作为电容器的阴极材料时,又具有增强的比电容,其在超大容量电容器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掺杂改性是提高Ni(OH)2电化学性能和高倍率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对Ni(OH)2进行掺杂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共沉淀法、溶剂热法、以及电化学沉积法,其中化学共沉淀法在Ni(OH)2掺杂改性中起主导作用。一般来讲,化学共沉淀法需要精确滴加离子溶液于缓冲液中,调节其pH值,并加入分散剂进行分散,共沉淀的过程很容易把其他杂质离子吸附或包括其中,很难除去,影响Ni(OH)2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的成功制备为纳米材料的掺杂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是液相激光烧蚀技术新的应用拓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包括纳米片晶格结构、纳米薄片和纳米薄片组装球体三种结构。
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把锰单质靶材浸没在NiCl2溶液中,使得锰单质靶材表面至液面的高度为1-2mm,采用Nd:YAG脉冲激光,波长为1064nm,能量为95-105mJ,烧蚀锰单质靶材4-6分钟,得到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
所述的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d:YAG脉冲激光波长为1064nm,能量为100mJ。
所述的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烧蚀的过程中靶材连同底部支座不停的旋转。
所述的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通过调制NiCl2溶液的浓度和Nd:YAG脉冲激光能量进行调控产物的形貌和掺杂比例。
所述的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单质靶材表面至液面的高度优选为1.2mm。
在常温常压下本发明聚集的高能量激光照射到液相中的金属锰靶材表面时,在其表面产生高温、高压和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羽,该等离子羽体包含金属锰的分子、原子、离子、团簇及电子,并在淬灭过程中快速膨胀,与束缚它的NiCl2溶液发生复杂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锰原子和离子就会进入所形成的Ni(OH)2纳米片的晶格中,而由锰分子或团簇等基团所形成的超小Mn3O4纳米颗粒(<3.2nm)也会进入α-Ni(OH)2的插层中间,还有一部分更大的Mn3O4纳米颗粒在冷却过程中被所形成的Ni(OH)2纳米片所包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的成功制备为纳米材料的掺杂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是液相激光烧蚀技术新的应用拓展。
附图说明
图1Mn掺杂Ni(OH)2纳米结构合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制备样品的物相分析。
图3所合成样品的SEM图的形貌特征:a,b)NiCl2浓度为0.01M;c,d)NiCl2浓度为0.05M;e,f)NiCl2浓度为0.1M。
图4NiCl2浓度为0.01M样品的透射电镜照片(TEM)和相对应的SAED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20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