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长效固体芳香体的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32553.0 申请日: 2011-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2492551A 公开(公告)日: 2012-06-13
发明(设计)人: 刘祝君;曾骥孟;伍宏;陈康;郑声煊;朱洪珍;李煌基 申请(专利权)人: 佰香汇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B9/00 分类号: C11B9/00
代理公司: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渠述华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长效 固体 芳香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芳香产品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新型长效固体芳香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疗法是利用天然植物精油的芳香气味及其他成分,经嗅觉器官和皮肤吸收,影响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以实现对人体情绪和生理情况的调节。传统芳香疗法中,常使用液体精油经专用香薰器加热而使精油扩散到空气,进而达到使人体嗅觉感知的目的。由于使用液体精油,使其存在着精油调配繁琐,携带不便,香味时间短、难于清理等缺点,无法满足处于高度精神压力下的现代人,尤其是上班族,随时释放压力,享受芳疗乐趣的需求。

而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将精油滴加到纸片、棉纸等载体,同时添加固香剂以达到延长留香时间的目的。但由于这类载体吸附精油量有限,且固香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如常用固香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塑化剂,人体摄入后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可能会导致肝癌。有鉴于此,本案便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实现液体精油固化下,精油包埋稳定、包埋效率高、缓释效果好、工艺简单并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新型长效固体芳香体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长效固体芳香体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1、精油的预处理:按1:10~1:30将精油直接溶于溶媒中;

步骤2、将微胶囊包埋剂饱和于温水中,将预先处理好的精油缓慢加入到微胶囊包埋剂溶液中,并放置于30~80℃恒温下搅拌包合;包合之后放置于常温下冷却,移入0~4℃下冷藏12~24h;之后取出用布氏漏斗装置真空抽滤,直至表面干燥无水分,将滤饼取出移入真空干燥箱,在常温下干燥;将真空干燥后的微胶囊化精油研细平铺置于干燥器中干燥24h,得到微胶囊化精油;

步骤3、将微胶囊化精油与多种辅料按2:3~3:1的比例混匀,过筛,压片,即得长效固体芳香体。

所述步骤2中搅拌包合的时间为0.5~3h。

所述步骤2中常温下干燥的时间为1.5~2.5h。

所述步骤1的精油为天然香料如柠檬精油、薰衣草精油、玫瑰精油等;或人工合成的香精香料。

所述步骤1的溶媒为具有将精油溶解易于实现包埋的溶剂,如无水乙醇、95%乙醇或甲醇。

所述步骤2的微胶囊包埋剂为淀粉、变性淀粉、淀粉基成分、植物胶、醋酸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清蛋白等。

所述步骤3的辅料为微晶纤维素、淀粉、硬脂酸镁、预胶化淀粉、磷酸氢钙、硫酸钙、乳糖、微粉硅胶、聚乙烯吡咯酮、明胶、蔗糖等。

所述步骤3是将50%~70%的微胶囊化柑橘类或花香类或香草类精油和20%~30%的微晶纤维素、5~15%的预胶化淀粉、0.5~1%的硬脂酸镁分别过80目筛,加入小型混料机充分混合,然后使用单冲压片机进行压片。

所述步骤3是将45~52%的微胶囊化樟脑类或辛香类精油、30~40%的硫酸钙、7~24%的微晶纤维素、0.5~1%的硬脂酸镁分别过80目筛,加入小型混料机充分混合,然后使用单冲压片机进行压片。

所述步骤3是将60~70%的微胶囊化树脂类或木质类或土质类精油、18~24%的磷酸氢钙、7~15%的乳糖、0.5~1%的硬脂酸镁分别过80目筛,加入小型混料机充分混合,然后使用单冲压片机进行压片。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的新型长效固体精油芳香体,精油经包埋后实现固体、安全(不添加任何固香剂)、缓释的目的,以替代液体精油;本发明的芳香体不仅可以运用于传统的香薰器(免去加水麻烦),也可以运用于各种具有新型电加热香薰器,只要有热源就可以进行香薰,使用不受限制;同时多种精油间调配容易,只需将不同种类精油芳香体放在一起即可,带给消费者更多亲手调配的乐趣。而且该固体精油产品在熏香器上香气保留时间达3~4小时;其可以是片状、颗粒状或其它固体形状。

本发明的优点:工艺流程简单、可靠;携带方便,留香时间长;不含固香剂,使用安全;不同香气和功效的精油调配容易,具有亲手调配的乐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精油根据气味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柑橘类:佛手柑、葡萄柚、柠檬、莱姆、橘、甜橙、苦橙、柚、橙花、橙叶等精油; 

花香类:天竺葵、洋甘菊、玫瑰、薰衣草、依兰依兰等精油;

香草类:薄荷、迷迭香、马郁兰、快来鼠尾草等精油;

樟脑类:尤加利、白千层、茶树等精油;

辛香类:芫荽、黑胡椒、姜、肉豆蔻等精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佰香汇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佰香汇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2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