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导杆淬火后开裂和弯曲度超差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3161.6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强;李炳坤;张庆辉;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43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淬火 开裂 弯曲 度超差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解决导杆淬火后开裂和弯曲度超差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矿用液压支架中的导杆是支架中的重要构件,受力形式复杂,选用35CrMnSiA钢这种材料制造。热处理要求为:HRC35-40,弯曲度≤1.5mm。35CrMnSiA钢作为高级优质结构钢,其常规淬火工艺为:870℃淬火,油冷。奥氏体转变点(AC3):830℃,马氏体转变点(Ms):330℃(见图6)。但用此材料制造的导杆用常规淬火工艺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原因在于淬火油槽冷却能力不足:第一批导杆淬火后,油温已接近闪点,继续淬火容易引起火灾。故此实际生产中采用水冷处理,而导杆在870℃淬火水冷后80%弯曲度超差,最大达到3.5mm,并曾多次出现断裂情况,裂纹1多出现在导杆的内孔面上(见图1)。经分析,导杆出现断裂和弯曲的原因有以下3种:①加热温度和淬火时入水温度偏高;②导杆形状特殊,截面存在突变,如中心距很短的十字交叉孔,成为应力集中部位,淬火过程中易出现裂纹;③装炉方式不合理,加热时导杆离炉丝距离太近,保温时间到后,靠近炉丝一侧导杆已弯曲;④淬火方式不合理,工件在料盘上横放加热,保温时间到后吊料盘入水冷却,在工件的径向因冷速不同步,导致组织转变不同步,从而使工件发生弯曲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解决导杆淬火后开裂和弯曲度超差的工艺方法,该方法能够加快导杆关键部位的冷速,并使导杆在温度大于60℃的水中竖直冷却,且能够解决导杆淬火后开裂和变形超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解决导杆淬火后开裂和弯曲度超差的工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硅酸铝缓冷棒装入十字交叉孔内;
(2)以开口槽处的销孔为工艺孔,制作起吊棒;在保温时间到后,将起吊棒穿入销孔内,吊起导杆,使导杆呈竖直状态,竖直入水冷却;
(3)采用预冷-双液的淬火方式,将加热好的导杆,自炉中取出后先在空气中预冷,再将起吊棒穿入销孔内,吊起导杆,使导杆呈竖直状态放入水中冷却,才入水冷却,最后将导杆迅速转至油中冷却到Ms点以下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解决了35CrMnSiA钢用现行热处理工艺淬火容易使导杆淬裂和淬火后弯曲度超差的问题,同时硬度,抗拉强度,弯曲度等其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常规淬火工艺处理的导杆;
2、新热处理淬火工艺可以应用于诸如其它截面突变较大,不允许水淬的材料,长径比大于7∶1,容易弯曲的工件;
3、采用预冷-双液的淬火方式,通过设计硅酸铝缓冷棒解决了导杆关键部位的冷速,以及导杆危险截面处的冷却速度,实现了导杆在温度大于60℃的水中竖直冷却;
4、极大地减少了因热处理原因导致的导杆开裂和弯曲度超差的质量事故,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导杆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导杆出现裂纹的状态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预冷淬火的曲线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双液淬火的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中预冷-双液淬火的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的理想淬火介质的冷却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的工装及淬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解决导杆淬火后开裂和弯曲度超差的工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硅酸铝缓冷棒3装入十字交叉孔内;
(2)以开口槽处的销孔为工艺孔,制作起吊棒2;在保温时间到后,将起吊棒2穿入销孔内,吊起导杆,使导杆呈竖直状态,竖直入水冷却;
(3)采用预冷-双液的淬火方式,如图4、6所示,将加热好的导杆,自炉中取出后先在空气中预冷,再将起吊棒2穿入销孔内,吊起导杆,使导杆呈竖直状态放入水中冷却,才入水冷却,最后将导杆迅速转至油中冷却到Ms点以下即可。
以PMZ85 00-30为例,材料规格为Φ120×1063。
1、加热温度
新工艺采用水淬油冷,为降低导杆的变形及开裂倾向,加热温度设定为850℃。
2、保温时间
淬火加热保温时间按下列公式计算:t=(1.2~1.5)D
式中t——保温时间(min)
D——工件有效厚度(mm)
此公式适用于合金钢在空气电阻炉中的热处理
故保温时间t=(1.2~1.5)D=1.4×120=168min
3、空气中预冷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3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