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子参脱毒组培繁育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34688.0 申请日: 2011-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2524067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兰才武;贺定翔;郑建立;邓忠;罗琳;石胜花;杨晓斌;王凯军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黔草堂中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G1/00
代理公司: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代理人: 袁庆云
地址: 556013 贵州省黔***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太子参 脱毒 繁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子参脱毒组培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块根。在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太子参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予收载。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能;临床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等症。太子参用量逐年递增,市场前景广阔。太子参是贵州省上世纪90年代从福建引种的药材之一,历年来在黔东南地区广泛种植。由于长期以太子参块根进行无性繁殖,太子参病毒病普遍发生,病害严重。经调查,该区域的太子参花叶病发病面积曾高达40%~50%;部分种植区发病率尚高达60%以上,这导致其产量逐年下降。目前报道太子参受侵染的病毒种类主要有:芜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virus,Tu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will virus,BBWV)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uirus,TMV) 。

目前,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方法有多种,其相关技术已有许多专利,如CN100382679C(2008年4月23日授权《一种半夏脱毒组培快繁的方法》等披露了采用茎尖作为外植体,经茎尖组培后得到脱毒苗的方法。《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3月第35卷第2期报道了《太子参茎尖脱毒培养及增产效果》、《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第5期报道了《脱毒太子参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上述报道未揭示脱毒太子参的生产过程、接种污染力高、移栽成活率低,未提出解决病毒再次侵染的途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具有接种污染率低,成活率高,脱毒简便、快捷、彻底;繁殖系数高,块根抗逆性、产量和品质均增强的太子参脱毒组培繁育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太子参脱毒组培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单株的选择:在太子参生长旺盛期的4~5月选择株高10~20㎝;茎直立,近方形,分枝5~8个,略呈紫色;叶对生,色深绿,叶片宽卵形或卵状菱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柔毛,顶部有2对大叶,形成十字形,无病害表现;花腋生或呈聚伞花序;蒴果宽卵形,具种子6~19粒的优良单株;

(2)外植体的选择:

块根芽头:在传统采收期采收优良单株中块根最大部位的直径在0.45㎝以上、数量在10粒以上的植株长出的芽头作为外植体;

种子:在传统采收期采收优良单株中块根最大部位的直径在0.45㎝以上、数量在10粒以上的植株收获的未成熟或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

(3)微茎尖:

块根芽头经洗涤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待芽长至2~3个节时在无菌环境下切取0.3~0.5㎜茎尖即得;

种子经洗涤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待芽长至2~3个节时在无菌环境下切取0.3~0.5㎜茎尖即得;

(4)增殖培养:

所需材料:经病毒检测后不含芫菁花叶病毒(Turnipmosaicvirus,Tu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Broad beanwill virus,BBWV)、蚕豆萎蔫病毒(Tobacco mosaic uirus,TMV)的微茎尖;

微茎尖增殖培养分为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初代培养基配方为MS+BA0.5~2.0mg.L-1+NAA0.1~0.5 mg.L-1;继代培养基配方为MS+BA1.0~5.0 mg.L-1+NAA0.1~0.5 mg.L-1;

(5)生根培养:

微茎尖经增殖培养后进行生根培养,其培养基配方为1/2MS +NAA0.1~3.0 mg.L-1

(6)原种的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黔草堂中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黔草堂中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4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