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载机助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5304.7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付主木;高爱云;路晓坚;刘磊坡;黄景涛;袁澜;徐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1/04 | 分类号: | B64F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载 机助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中型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助飞装置。
背景技术
助飞装置是飞机实现超短距起飞的辅助工具,根据飞机的质量、外形、性能,在短时间内给予其巨大的能量,使其获得较大的初速度实现起飞目的,从而实现各种飞机的舰载化。现今航母普遍使用蒸汽弹射器,但其耗能大,只能对小型飞机加速,不能实现大、中型飞机的起飞,严重限制了海军事业的发展。由于受技术资金等的影响,大、中型飞机的舰载助飞装置在世界范围内尚属空白。
目前世界上的弹射器主要有以下3种:
1、蒸汽弹射器
蒸汽弹射器是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飞装置,用于舰载机蒸汽弹射起飞,使用一个平甲板作为飞机跑道。起飞时一个蒸汽驱动的弹射装置带动飞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重型飞机要想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必须有蒸汽弹射器。在飞机起飞前,由位持器钢圈把尾部扣在一个坚固点上,飞机前轮附近的牵引杆垂落到一个滑梭内,滑梭以挂钩钩住飞机。滑梭是蒸汽弹射器唯一露在飞行甲板上的零件。飞机前面的甲板下,有两个平行圆筒,每个至少长45米,筒中的活塞与所有滑梭相连。蒸汽由母舰上的锅炉输出,增压后输入滑梭。飞机起飞时开足马力,但被位持器扣住。蒸汽弹射器一启动,飞机引擎的动力加上蒸汽压力,使钢圈断开,飞机前冲,在45米距离内达到时速250千米/小时。飞机弹射起飞脱离滑梭后,活塞前端的注管就落入水池,在几米的距离内停顿,滑梭移回原位,推动另一架飞机起飞。航空母舰上每个蒸汽弹射器每分钟可推动两架飞机起飞。通常航空母舰最多装设4个蒸汽弹射器。
蒸汽弹射有两种弹射方式,一种是前轮弹射,由美国海军于1964年试验成功,弹射时由滑块直接拉着飞机前轮起飞。这样不用8-10人来为飞机挂拖索和减拖索了,弹射时间减短,飞机安全性好。美国现役航母都采用这种方式。目前只有美国具备生产这种蒸汽弹射器的成熟技术。
但蒸汽弹射器有其固有的不足之处:
(1)维护成本大,U型密封条更换频繁而又十分麻烦,对材质要求高;
(2)使用蒸汽弹射器成本大,效率低,配套设施多,系统烦琐,各个环节要求高;
(3)需消耗大量淡水,美国曾为此考虑过蒸汽冷凝回收装置,终因体积大及效率低而取消。
2、燃汽弹射器
燃汽弹射器在结构上与蒸汽弹射器类似,只不过是蒸汽的两端进汽口变成了燃烧室,其中还原剂及氧化剂是通过高压注入的,不过是受控的,并且是持续注入的。当工作时,还原剂及氧化剂向燃烧室高压注入,点火装置使还原剂及氧化剂在燃烧室内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汽体推动活塞做功,由于还原剂及氧化剂持续注入,活塞将在汽体不断推力下高速运行,从而使飞机起飞。当飞机起飞后还原剂及氧化剂停止注入,并打开燃烧室通汽口,同时返回端的燃烧室通汽口关闭,活塞会立即停止。返回与上述过程相同,只不过燃烧室及高压注入设备比工作的小而已。这种弹射器是靠控制注入还原剂及氧化剂来控制的,优点是不需要淡水,工作及返回时间短。但缺点特别多,首先是燃烧室的耐高温及防氧化等条件高,筒壁强度及耐高温要求高。注入还原剂及氧化剂的控制要求精准、数据反应快,有一定的危险性,消耗价格昂贵的液体还原剂及氧化剂,故障率高,排除大量汽体污染及红外辐射等许多不利因素。因此这种弹射器实际上只是理论上进行讨论分析过,并未有大型实践的记载。
3、弹簧复力弹射器
弹簧复力弹射器是利用直线电机或储能机构把弹簧拉伸到储能位置,利用制动机构保持能量不释放,而工作时则利用控制系统断开制动机构,弹簧在复力下拉动动飞机加速,飞机在自身发动机及弹射器的合力下加速,初始工作冲程一般只有60米。不过遗憾的是这种弹射器不能直接把飞机弹射起飞,飞机必须在发动机的推力下滑行一段才能起飞。而且这种弹射器在实际研究中是把弹簧放置在开口的滑道里(内口带润滑油),目的是不让弹射器工作时对周围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大功率弹簧对材料要求严格,试想一下这么大功率的弹簧在航母服役期间不更换,对材质要求是多么刻苛,即使是滑道,其精度也要求非常高。这种弹射器弹射飞机次数不高,因为它是靠储能机构完成储能的。更要命的是这种弹射器初始时拉力非常大,飞行员会发生短时的晕厥现象,对飞机的结构强度也要求相当高。而工作末端拉力又非常小,关键时候不能助推起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中型舰载机的舰载机助飞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5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字型反扭矩舵结构布局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卷钢-粉状货物铁路运输专用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