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批量化生产的采用软光刻技术复制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5677.4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清亮;姜涛;张珊珊;于欣;董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G03F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塑料 功能 微结构 表面 批量 化生 采用 光刻 技术 复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批量化生产的采用软光刻技术复制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具有超疏水性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母模;
步骤二:采用软光刻复制技术将步骤一中制备的母模的功能和结构转移到光学透明的弹性体PDMS聚合物上,并采用剥离技术将该弹性体PDMS聚合物与母模分离,得到的弹性体PDMS聚合物作为反模;
步骤三:采用软光刻复制技术将所述反模的功能和结构转移至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表面,并采用剥离技术将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表面从反模上分离,得到与母模相同的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实现对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复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批量化生产的采用软光刻技术复制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母模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微加工自组织技术加工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批量化生产的采用软光刻技术复制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采用软光刻复制技术将步骤一中制备的母模的功能和结构转移到光学透明的弹性体PDMS聚合物上的具体过程为:在真空罐内将液态的光学透明的弹性体PDMS聚合物浇注到母模表面,进行闭模,然后对真空罐抽真空,在10-2Torr-10-4Torr压力条件下,使母模上的微结构与光学透明的弹性体PDMS聚合物充分接触,并持续20分钟-30分钟;然后将该充分接触的母模与其表面上的光学透明的弹性体PDMS聚合物转移到加热器中,并对加热器加热20-30分钟,使其温度达到100℃-120℃,保温一小时,再将加热器自然冷却至室温,使光学透明的弹性体PDMS聚合物凝固,从而实现将母模的功能和结构转移到光学透明的弹性体PDMS聚合物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批量化生产的采用软光刻技术复制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采用软光刻复制技术将所述反模的功能和结构转移至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表面的具体过程为:在真空罐内将液态的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浇注到反模表面,进行闭模,然后对真空罐抽真空,在10-2Torr-10-4Torr压力条件下,使反模上的微结构与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充分接触,并通过极紫外光照射的方法使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凝固,从而实现将反模的功能和结构转到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批量化生产的采用软光刻技术复制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极紫外光照射的方法使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凝固的极紫外光的波长为365nm,对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的照射时间为5-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用于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批量化生产的采用软光刻技术复制塑料功能性微结构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紫外光可以修复的塑料材料为有机改性陶瓷Ormocer、E-Shell或聚乙二醇Pe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56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白壤土作过滤层制作蘑菇和姬松茸麦粒菌种的方法
- 下一篇:电路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