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凝血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436302.X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9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聂广军;李素萍;吴雁;张嘉坤;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8/48 | 分类号: | A61K38/48;A61K47/36;A61K47/26;A61K9/14;A6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浩然;周建秋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凝血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药物凝血酶新剂型及其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凝血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凝血酶(thrombin)又称凝血因子IIa,是一种专一性很强的丝氨酸蛋白酶,是机体凝血系统的一种关键酶。它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最后导致纤维蛋白凝胶的生成,另一方面则通过受体介导途径诱导血小板活化,活化的血小板发生粘附、释放和聚集反应,最终导致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因此,凝血酶可作用于凝血过程的最后环节,在不需要其它众多凝血因子参与的情况下,使血液快速凝固、填塞出血点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由于其止血快,无副作用等优点,目前其干粉或生理盐水溶液已作为一种止血药广泛应用于创伤和临床手术创面以及消化道黏膜等部位的出血与渗血,止血效果好,疗效确切。
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是凝血酶必须在10℃以下保存,室温保存其生理活性易丢失,稳定性较差;其次,凝血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进入体内很容易被降解,尤其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需多次口服给药;三是由于其强的促凝活性,不适于静脉注射,应用范围有限;四是稍大剂量应用时,具有神经毒性。
为了克服凝血酶直接使用时的上述问题,目前开发出一些包载凝血酶药物,但有的包载凝血酶的载体需溶于有机溶剂中来制备包载凝血酶,有的包载凝血酶的载体溶液呈酸性,有的包载凝血酶需在高温下制备,而有机溶剂、酸性溶液、高温对凝血酶的活性均有较大影响,从而降低制得的包载凝血酶的药效。
因此,目前很有必要开发一种对所包载的凝血酶的活性无较大影响,稳定性好、安全高效、使用范围广泛的凝血酶新剂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包载凝血酶药物的药效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纳米凝血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意外发现,核壳结构的纳米凝血酶,核为凝血酶,壳为由水溶性聚阴离子和季铵化壳聚糖的阳离子交联形成的纳米粒子,对凝血酶的活性无较大影响,且稳定性好、安全高效、使用范围广泛。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凝血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凝血酶为核壳结构,所述核为凝血酶,所述壳为由水溶性聚阴离子和季铵化壳聚糖的阳离子交联形成的纳米粒子。
优选地,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50-210nm。
优选地,所述纳米凝血酶的包封率为50-78%。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纳米凝血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季铵化壳聚糖水溶液与凝血酶水溶液接触得到混合溶液,季铵化壳聚糖水溶液和凝血酶水溶液的用量为,每9mg的季铵化壳聚糖对应2-10U的凝血酶;
(2)在18-25℃持续搅拌状态下,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匀速滴加水溶性聚阴离子水溶液,水溶性聚阴离子水溶液以聚阴离子计,混合溶液以季铵化壳聚糖计,水溶性聚阴离子水溶液与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3-10;
(3)加入水溶性聚阴离子水溶液后在18-25℃下继续搅拌25-35min,得到纳米凝血酶悬液。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4):将所述纳米凝血酶悬液以10000-15000r/min的速度离心,离心后得到的固体即为纳米凝血酶。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凝血酶,由于采用核壳结构,核为凝血酶,壳为由水溶性聚阴离子和季铵化壳聚糖的阳离子交联形成的纳米粒子,即将凝血酶包载在由水溶性聚阴离子和季铵化壳聚糖的阳离子交联形成的纳米粒子中,水溶性聚阴离子和季铵化壳聚糖的阳离子是通过分子间或分子内交联反应而形成纳米粒子,是一种静电作用,不涉及热交联过程中的高温及化学交联过程中的共价键形成,对所包载的凝血酶的活性无较大影响;季铵化壳聚糖和水溶性聚阴离子均是水溶性的,且季铵化壳聚糖的水溶液和水溶性聚阴离子的水溶液均为中性或弱碱性,对所包载的凝血酶的活性也无较大影响。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凝血酶保持了凝血酶的生物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凝血酶,由于凝血酶被包载在水溶性聚阴离子和季铵化壳聚糖的阳离子交联成的纳米粒子中,因此可在室温下稳定保存;活性稳定;具有缓释功能,适于静脉注射;药物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进入体内不容易被降解,降低了用药剂量;季铵化壳聚糖材料经济、无毒、生物兼容性好,使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凝血酶经济安全;通过对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可制备靶向药物制剂,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凝血酶具有良好的药物开发潜力,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纳米凝血酶的电镜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