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状砂布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6388.6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光润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1/00 | 分类号: | B24D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 砂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状砂布,特别是指一种用带有刃口的金属丝编织的网状砂布。
背景技术
目前家具制造业用的打磨材料主要有二大类,其中一类是布砂带和木砂纸,主要应用于板材打磨和家具白坯表面的打磨;另一类是木砂纸和水砂纸,主要应用于家具涂敷涂料后对涂层的打磨。上述二类打磨材料的共同特征是把不同粒度的磨料,采用动物胶或树脂胶粘结在纸质基材或布质基材表面,通常我们称为木砂纸、水砂纸和砂布(含砂带)。由于砂纸和砂布都是不透气材料,长期以来都存在难以解决的一些难题,具体如下:
其一,在打磨时被磨削下来的颗粒粉尘由于静电和压力等因素会积聚粘附在砂纸或砂布的磨削表面,形成一层灰膜,使砂纸或砂布与被打磨工件之间由于灰膜的形成而失去打磨效率,且因灰膜与工件产生摩擦而导致热量积聚,从而导致表面碳化甚至发生火警。其二,由于粉尘不能及时排除,只有当砂纸或砂布顺打磨方向脱离被打磨工件时,有部分粉尘会由于惯性而脱离打磨材料分散在作业空间,有部分被吸尘器收集,还有一部分就散布在生产作业环境中,导致生产作业环境由于大量粉尘难以收集而恶化,既直接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又带来尘暴的危险。其三,由于砂纸和砂布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特性的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磨料容易脱落,在气候潮湿的环境下更易脱落而且强度大幅度降低,使用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透气、透灰尘,具有排尘功能的网状金属砂布。
根据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网状砂布,包括砂布本体,所述砂布本体为金属材质的网布,该网布由起支撑作用的底层经线和起切削作用的表层纬线连结而成。其中,所述的经线相互间均匀或等距在设置,经线之间为空档;所述的纬线相互间均匀或等距在设置,纬线之间为空档,且经纬线的连结通过高频焊接实现——当然也可采用工艺上可行的其它连结方法如强力胶粘结等。另外,所述经线的横截面呈矩形,该矩形的长宽比为5~9:1;所述纬线的横截面呈等腰或等边三角形,该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底边长度等于经线横截面的长度,且该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上端为切削刃口,在该切削刃口上还均匀或等距地设置有容屑槽,且该容屑槽与经线之间的空档相对,该空档构成了排屑孔。
本发明提供的“砂布”突破了传统砂布的概念,表现在:
1、把原来纸质或布质的砂纸或砂布改用金属网布,使该网布具备磨削、散热和排尘功能,同时由于该网布是全金属的,又能较好的消除静电;
2、金属网布由2种金属丝经高频焊接技术加工成网状结构,其纬线使用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合金丝,通常金属丝的宽度决定了被打磨工件后的表面光洁度,宽度越大光洁度越低但打磨效率高,反则相反;
3、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金属纬线在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个棱边上有长度等同于截面边长的等距缺口,使该棱边形成等距连续的切削刃口,每一个缺口都起到排屑,通风和散热作用;
4、可清洗,而常规的砂纸或砂布是不可清洗的;
5、可回收利用,因该材料全部是金属制品,当使用失效后可以回收冶炼重复使用;
6、用于手工打磨,手动工具打磨,也可用于打磨机带打磨,用途广泛。
7、大大改善打磨车间的空气质量,保证了员工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旨是提供一种散热能力好、聚吸灰尘能力强,透气、透灰尘,具有排尘功能的网状金属砂布。该砂布的本体为金属材质织成的网布,该网布由起支撑作用的底层经线1和起切削作用的表层纬线2连结而成,经纬线的连结是通过高频焊接实现,也可采用工艺上可行的如强力胶粘结等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公开了一种网状砂布,该砂布的本体为金属材质织成的网布,该网布由起支撑作用的底层经线1和起切削作用的表层纬线2连结而成,所述的经线相互间均匀或等距在设置,经线之间为空档;所述的纬线相互间均匀或等距在设置,纬线之间为空档。其中,经线的横截面呈矩形,该矩形的长宽比为5~9:1,以7:1为佳;纬线的横截面呈等腰或等边三角形,该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底边长度等于经线横截面的长度;该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上端为切削刃口3,在该切削刃口上还均匀或等距地设置有容屑槽4,且该容屑槽与经线之间的空档相对,该空档构成了排屑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光润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光润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人骑自行车前叉制动轴机构
- 下一篇:汽车尾箱开启拉索的新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