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超声图像的斑点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6418.3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2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超声 图像 斑点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超声图像的斑点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成像是利用特定波长的超声波,经探测体后产生背向散射信号而成像的技术,它具有安全性高、成像速度快、操作方便与低成本等优势,在动物学研究与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腹部脏器的探查,如心脏、肝、肾等,和胎儿的三维成像与实时四维动态成像等,以及动物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监测与动态评估等。
但是,这种利用超声波背向散射信号进行成像的技术,由于具有一定波长的超声波,遇到微小的组织界面,产生大量的散射,从而在图像中出现大量斑点,降低了图像质量与可分辨性,图像对比度与分辨率低、组织散射与吸收效应使组织器官边界变模糊等,影响了动物研究者或超声科医师的准确判断,以及计算辅助分析,如目标分割、分类识别、量化参数测定等。
斑点抑制滤波算法主要有自适应加权中值滤波,自适应斑点抑制滤波与Lee滤波,基于金字塔多级分解的斑点处理方法等,这些滤波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对滤波窗口的大小与形状很敏感;(2)对边缘及细节特征仅仅是尽量保留而不是增强;(3)滤波控制参数选择常常根据经验确定,存在较大随机性;(4)各向同性,即滤波窗口内所有像素以相同的权值参与滤波运算。而图像中的边缘与细节往往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由于这些方法没有考虑这种方向性,因此它们保留边缘方面的能力有限。
各向异性扩散(Anisotropic Diffusion)最大特点是滤波过程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它根据边缘与匀质区域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如在垂直边缘方向上,采用较弱的平滑以保留它们,平行边缘方向上的匀质区域,则应用较强的平滑,以抑制斑点。虽然各向异性扩散的性能优于大多数斑点滤波方法,但它存在以下不足:(1)基于空间域与灰度梯度信息,由于噪声与信号混叠在一起,因此影响了其抑制斑点噪声与保留细节特征的能力;(2)没有考虑斑点的乘性噪声模型,在灰度值较小的暗区域,它对斑点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在灰度值较强的高亮度区域,其作用甚为有限。
传统的各向异性扩散方法为:
其中为图像灰度梯度,div表示散度(divergence),c(x,y,z,t)为扩散系数,其定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