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架重力轻轨电容列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6879.0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团国兴;冒熙蒙;季恒宽;盛达昌;薛争鸣;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团国兴 |
主分类号: | B61C7/00 | 分类号: | B61C7/00;B60L8/00;B61B1/00;B61L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轻轨 电容 列车 系统 | ||
1.一种高架重力轻轨电容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动力能源系统,设置在列车上,将列车向下冲行迅猛增长的重力加速度予以制动、限速、控制,使制动限速控制的重力能量转换成电能或其他方式的可控能量分别存储起来,并以多项可再生能源方式共同用作列车系统的辅助能源;
至少两条轻轨车道,为两条并行相反方向下坡轨道均为相同高低端、相同路长、相同坡差、相同斜率的轻轨车道,该轻轨车道高端为列车始发站高端路轨,低端为列车终点站低端路轨;
至少一列轻轨列车,该轻轨列车为前后端双驾驶台,采用轮毂电机一体化钢轮,重力驱动,依托于单方向下坡路轨行驶;
至少两个乘客站,分别设置在两条轻轨车道上,所述的乘客站设置连接列车系统运行控管中心;
至少两个终端站,设置于所述两条轻轨车道列车始发高端路轨和列车到达低端路轨的交互点,完成发车准备、调车变轨、列车编组,列车提升高度和下、上行换轨;列车的停车库、升降车道、调轨车道、编组车道、备用车道等都汇集于终端站;
电子计算机系统,为由计算机,网络设备组成的硬件装置,完成列车运行及集中管理的全面控管工作;
信息调度中心,由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组成的软硬件装置,完成列车运行及全面集中管理的信息与调度工作;
安全防护系统,完成列车运行及全面集中管理的安全防护工作;
所述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信息调度中心,安全防护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的终端站,乘客站和该轻轨列车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设备与该信息调度中心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重力轻轨电容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能源系统包括主动力能源和辅助动力能源;
所述的主动力能源为地球重力;
所述的辅助动力能源来自列车限速负载和行车条件的利用;为飞轮存储惯性能量,压缩空气存储的能量,动力蓄电池存储的电能,太阳能,风能和温差发电;
该列车启动时使用通过常规方式预充好电的超级电容器为启动动力能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重力轻轨电容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列车限速负载包括用于限速负载并装于列车上的限速制动发电机,限速风洞发电机,限速空气压缩机和高速惯性飞轮;
该行车条件的利用为利用安装于列车上的车载可再生能源,包括车辆顶棚安装太阳能电池,车辆顶棚安装水平风电机发电机和温差发电机。
该列车动力储能为由超级电容器为主、单体大容量动力蓄电池为辅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来自于限速制动发电机,限速风洞发电机,太阳能电池、风电机发电机和温差发电机的能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重力轻轨电容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轻轨车道单方向下行路轨的全线高低端坡差以线路全长的千分之1-1.5设定;该轻轨车道单方向下行路轨依据全线总坡差无极链接依次分为乘客站始发区、冲击加速区、限速负载区、平行进站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重力轻轨电容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轻轨列车由2-3节单节客车组成;该单节客车载客200-250人,车长30-40米,最高时速70公里左右,平均行车时速约30-50公里并可无极变速调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重力轻轨电容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乘客站设有考虑单车和编组列车运行条件的停车路轨、超车路轨、调车路轨和备用路轨;该乘客站设有乘客进站上下滚梯、工作电梯、安检、票检、信息、通信等系统设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重力轻轨电容列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终端站设有将列车从一条轻轨车道低端提升至另一条轻轨车道高端的升高设施;该设施使用常规动力或可再生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团国兴,未经团国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8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业务软件系统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舒适大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