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路面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及铺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7131.2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韵淳;闫国杰;赫振华;徐斌;李交;胡睿;张毅;刘钢;张建平;马利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路面 反射 裂缝 双层 橡胶 沥青 混凝土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反射裂缝(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面层后易产生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以及铺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将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碎石化,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成表面小于8厘米、底部小于40厘米的紧密结合、内部嵌挤的混凝土块,重新稳固后再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碎石化技术无反射裂缝的问题。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多了碎石工序,增加成本,且碎石过程中带来的噪音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底下管线也会被同时破坏。另一种是在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这种方法省去了碎石工序,操作简单,不会影响周边环境,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方法,但是会产生反射裂缝问题。如何更有效的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是此方案急需解决的难题。
国内外对抑制或减缓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措施仍在试验及探索过程中,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如:增加沥青层厚度、设置碎石裂缝缓解层、在沥青加铺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间设置土工布、土工格栅、改性沥青油毛毡、钢丝网或改性(橡胶)沥青应力吸收薄膜等。由于实际路面裂缝产生原因众多,以上方案仅仅能解决某一方面的抗裂性,因此经过工程应用后,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并不突出,反射裂缝往往比预期更早出现。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反射裂缝产生和展延的沥青混凝土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抗裂性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以有效地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展延,提高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及服役状况。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制反射裂缝的双层橡胶沥青混凝土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为:处治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裂粘结层、采用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下面层、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上面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裂粘结层包括粘贴在相邻水泥板块交界处的防裂贴和洒铺在所述防裂贴上的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裂贴为SBS(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自粘性防裂贴,宽40-60cm,厚度3-4mm;所述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为S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俗称丁苯橡胶)改性乳化沥青的黏层油,且其蒸发残留物的含量大于50%。所述SBS改性乳化沥青或SBR改性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针入度为40-60(0.1mm),蒸发残留物软化点为55℃~65℃,蒸发残留物的5℃延度大于20c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包括高粘度SBS改性沥青、集料、纤维稳定剂以及橡胶颗粒;所述高粘度SBS改性沥青掺量为沥青混合料质量的3%-6%,所述集料包括粗集料及细集料,所述粗集料是玄武岩或辉绿岩,所述细集料是石灰岩;所述纤维稳定剂为木质素纤维,平均长度为3mm-6mm,掺量为所述混合料质量的0.1%~0.6%;所述橡胶颗粒为废弃轮胎粉碎后橡胶颗粒,颗粒细度为10目-30目;级配来源为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掺入橡胶颗粒,混合料空隙率达到3%-6%密实级配要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特种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路桥沥青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寰保渣业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航终端、导航方法和导航系统
- 下一篇:瓶盖组件错位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