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状体搬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7310.6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中尾多通夫;饭塚雪夫;辻起久;斎田克彦;池田大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福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杨楷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状体搬送 装置 | ||
1.一种板状体搬送装置,具备:
送风式支撑装置,向着板状体的下表面供给空气而以非接触状态支撑板状体;以及
推进力赋予装置,相对于板状体赋予搬送方向的推进力,
其中,
所述送风式支撑装置具备:
空气喷出部,沿着所述搬送方向备置,将从空气供给源供给的空气向着上方喷出;以及
一对引导板部,为了沿着板状体的下表面在与所述搬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引导从所述空气喷出部喷出至板状体的下表面的空气,以相对于所述空气喷出部邻接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状态进行配置,
在所述一对引导板部的一方或双方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从所述空气喷出部离开的一侧的端部,具备突条部,
所述突条部,在比被搬送的板状体的下表面更位于下方的高度从所述引导板部的上表面突出至上方,并沿着所述搬送方向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体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推进力赋予装置,具备一对推进力赋予装置,该一对推进力赋予装置为接触支撑板状体的与搬送方向交叉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部而相对于板状体赋予搬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一端侧的推进力赋予装置,以及接触支撑板状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而相对于板状体赋予搬送方向的推进力的另一端侧的推进力赋予装置,
所述送风式支撑装置,在平面视图中,配设在所述一对推进力赋予装置之间,
所述送风式支撑装置的所述一对引导板部之中的一方或双方延伸至所述推进力赋予装置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体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引导板部之中的一方的引导板部形成为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比另一方的引导板部更宽,
仅在所述一对引导板部之中的所述一方的引导板部,具备所述突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状体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式支撑装置,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隔开间隔的状态并列地备置一对,在所述一对送风式支撑装置之间,形成将所述板状体上的空气排气至所述板状体的下方的空间的排气用的间隙,
所述一对送风式支撑装置的各自的所述一对引导板部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离所述排气用的间隙较近的一方的引导板部,形成为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比离所述排气用的间隙较远的一方的引导板部更窄,
仅在所述一对引导板部之中的离所述排气用的间隙较远的一方的引导板部,具备所述突条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体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源由风机过滤单元构成,将电动式送风风机和除尘过滤器一体地组装而构成所述风机过滤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体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腔室部,所述腔室部形成来自所述空气供给源的空气被压入的腔室空间,
在所述腔室部的上部,具备所述空气喷出部,
所述空气供给源,配设在位于板状体的搬送路径的宽度内的位置,并配设在以在平面视图中不与所述腔室部的所述喷出口重叠的方式相对于所述腔室部沿水平方向错开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板状体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条部沿着所述搬送方向直线状地连续地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福,未经株式会社大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3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式皮圈张力架
- 下一篇:液体供给阀单元及液体喷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