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强电通信的抗干扰电路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7587.9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南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通信 抗干扰 电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电信号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强电通讯抗干扰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套完整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以及连接室内外机的机组连线。室内机控制室外机的工作模式,启停状态、运行参数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室外机的运转参数、故障信息反传给室内机都是通过机组连线进行通信才能完成。目前,绝大部分的室内外机的空调通信,都是采用强电通信,其优势在:因信号传输需要的地与强电电源的零线共用,减少一根连接线,这样,一根信号线将完成室内外机实现双向半双工通信方式。采用强电通信,通信线与电源线为一组机组连线,大大提高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相比于弱电通信,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通信更可靠。又因该通信方式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已在空调产品上普遍使用。
图一是传统空调强电通信的硬件电路框图。主要由室内机、室外机和机组连线三部分组成。室内机包括室内第一处理器MCU1、发送模块PC1和接收反馈信号模块PC4。室外机包括室外第一处理器MCU1、发送反馈信号模块PC3和接收模块PC2。
室内向室外发射控制信号的电流流程为:第一处理器MCU1的TXIN发送端口发出控制信号,驱动室内发送模块PC1工作,发送模块PC1完成发射控制信号的驱动和弱电到强电的隔离,电流流经接收反馈信号模块PC4,通过机组连线S信号线与室外的接收模块PC2连接,发射信号驱动接收模块PC2工作,同时,接收模块PC2也完成发射信号强电到弱电的隔离,这样信号就到达到了室外第二处理器MCU2的RXOUT接收端口,完成室内向室外发送控制信号的全过程。
室外向室内发射反馈信号的电流流程为:第二处理器MCU2的TXOUT发送端口发出反馈信号,驱动发送反馈信号模块PC3,发送反馈信号模块PC3同时也完成弱电到强电的信号隔离,电流向上流经接收模块PC2,通过机组连线S信号线与接收反馈信号模块PC4连接,发射反馈信号驱动接收反馈信号模块PC4工作,接收反馈信号模块PC4完成强电到弱电的隔离后,信号到达第一处理器MCU1的RXIN接收端口,这样完成了室外向室内发送反馈信号的全过程。
通信过程为:空调上电后,先是室内向室外发射控制信号,当室外接收到室内发射的控制信号并接收完成后,室外就开始向室内发射反馈信号,实现室内外机的一次互相通信。空调工作期间,室内外机就这样一直反复地通信,室内机不断地发出控制室外机的工作参数,而室外机不断地将室外的环境情况、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反馈给室内,以保证空调正常工作。
虽然该方式对外的抗干扰能力强,但因为通信线与电源线为同一组机组连线,相互线缆之间间隔近,距离又长,最短距离也有3-5米,有些长达10米以上。实际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若机组连线老化或受潮后,因绝缘耐压降低,线与线之间的耦合电容增加,导致将电源线上50Hz信号正半周的干扰信号串入信号线中,当原本通信信号应为低时,因受干扰信号的影响,强拉为高电平,结果导致空调出现通信错误,整机不能完成正常通信,整机出现故障现象。
目前的空调强电通信方式,从用户使用和售后反馈的情况,设计进行实际分析,存在以下通信上的不可靠性发生:
一方面:当机组连线使用的时间较长后,因机组连线部分长期暴露在室外,芯线外壳部分的塑料老化后,导致线与线之间的绝缘耐压降低,因通信线与电源线之间的间隔近,传输距离又远,导致线与线之间的耦合电容增大,大的耦合电容,将电源线上50Hz正半周的信号耦合到通信线上,导致通信信号在发送低电平时,因干扰信号影响,将通信电平被强置为高电平,导致出现通信错误。
另一方面:当环境潮湿,机组连线受潮后,导致线与线之间的绝缘耐压降低,因通信线与电源线之间的间隔近,传输距离又远,导致线与线之间的耦合电容增大。若通信信号在发送低电平时,正好电源线上有50Hz正半周的信号通过,这样,因线与线之间大的耦合电容,将电源线上50Hz正半周的信号耦合在信号线上,使通信线上的低电平直接置为高电平,出现通信错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齿轮齿厚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L型建筑构件边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