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7632.0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覃鹏飞;刘丽佳;李佩;黄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0J1/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升降 微车左中侧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尤其涉及车身中的一种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
背景技术
目前的微车左中侧围一般布置为推拉窗、蝶形窗,这样微车左中侧围结构强度和刚度容易达到要求,工艺简单容易实现。然而要满足功能要求高的升降窗时,微车左中侧围结构强度和刚度难以满足要求,可能会导致整车扭转刚度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包括整体式侧围内板、外板下加强板和覆盖所述整体式侧围内板的侧围外板,所述整体式侧围内板上设有中窗框,所述中窗框上设有玻璃升降导轨,所述中窗框的底部的内侧设有内板加强板,所述中窗框的底部的外侧设有外板上加强板,所述整体式侧围内板上分别设有B柱加强板和C柱加强板,所述外板上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B柱加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板下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B柱加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板加强板、外板上加强板、外板下加强板、B柱加强板和C柱加强板均位于所述整体式侧围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有B柱加强板和C柱加强板分设于所述中窗框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板上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B柱加强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焊接,所述外板下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B柱加强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B柱加强板上设有至少二个第一焊接工艺过孔,所述外板上加强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工艺过孔与所述B柱加强板焊接,所述外板下加强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工艺过孔与所述B柱加强板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柱加强板上设有至少二个第二焊接工艺过孔,所述外板上加强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工艺过孔与所述C柱加强板焊接,所述外板下加强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工艺过孔与所述C柱加强板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板上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B柱加强板点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点焊连接,所述外板下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B柱加强板点焊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点焊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板上加强板与所述外板下加强板平行设置,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C柱加强板平行设置,所述外板上加强板垂直于所述B柱加强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板上加强板、外板下加强板均与所述侧围外板涂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板上加强板的外侧板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涂胶槽,所述外板下加强板的外侧板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涂胶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窗框上设有沿所述玻璃升降导轨进行升降的升降玻璃,所述升降玻璃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升降器,所述升降器设置在所述整体式侧围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在布置升降窗的基础上,可分别通过B柱加强板、C柱加强板、内板加强板、外板上加强板、外板下加强板配合整体式侧围内板来加强微车左中侧围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可避免整车扭转刚度不足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的整体式侧围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的外板上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的外板下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的内板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的玻璃升降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具有升降窗的微车左中侧围的B柱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号为:整体式侧围内板1;中窗框11;玻璃升降导轨2;内板加强板3;外板上加强板4;外板下加强板5;第二涂胶槽51;B柱加强板6;第一焊接工艺过孔61;C柱加强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照明站牌
- 下一篇:一种超薄显示屏箱体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