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仲丁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8102.8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龙;王若愚;孙培永;高俊斌;尹振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9/149 | 分类号: | C07C29/149;C07C31/12;C07C31/08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11132 | 代理人: | 陈祚龄 |
地址: | 1026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仲丁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级有机醇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仲丁醇的制备方法,即用混合C4馏分与醋酸反应生成的醋酸仲丁酯为原料,加氢制备仲丁醇(2-丁醇)并联产乙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仲丁醇主要用作溶剂及生产甲乙酮的原料。仲丁醇的制备方法有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
间接水合法是将正丁烯用硫酸酯化,然后用水蒸气水解该硫酸酯,从而得到仲丁醇。在该方法中由于使用硫酸,不仅存在装置腐蚀、废硫酸处理、副反应多、工艺流程复杂,而且能耗大,现在基本没有工业装置。
直接水合法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将正丁烯与水反应制备仲丁醇。最早的直接水合法制备仲丁醇,是前联邦德国于1984年开发成功,该工艺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150-170℃、5-7MPa、水/正丁烯摩尔比为15:1-20:1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正丁烯单程转化率为4-6%,生成的仲丁醇基本完全溶解于C4烃中,经油水分离、脱C4馏分和产品精制等工序获得。
为提高直接法制备仲丁醇工艺效率,许多研究工作者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如英国专利1374368和1386195中公开了将水/正丁烯摩尔比提高至100-173:1,原料正丁烯一次通过,正丁烯单程转化率可达70%,但产生大量烯醇水,仲丁醇无法回收,原料也得不到充分利用。而美国专利USP4476333和USP4831197中公开了采用小水/正丁烯摩尔比的工艺,将大部分未反的正丁烯与新鲜正丁烯混合进行水合,部分正丁烯排出界区外。该工艺与大水/正丁烯摩尔比工艺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已为工业所采用。但由于排放部分未反正丁烯,原料损失大,正丁烯总转化率不高。
另外,中国专利CN101289368A和CN101395111A中也公开了分别采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和杂多酸为催化剂的正丁烯直接水合工艺。该类型工艺是目前生产仲丁醇的主流方法,均需要将混合C4馏分先经过气体分离装置,获得高浓度正丁烯原料,再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制备仲丁醇,正丁烯的单程转化率一般只有6%左右,大量正丁烯循环,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产率高、能耗低的一种仲丁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仲丁醇的制备方法:用混合C4馏分与醋酸反应生成的醋酸仲丁酯为原料,在铜基固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固定床反应器中,醋酸仲丁酯的进料质量空速为0.1-2.0h-1,氢气与醋酸仲丁酯的摩尔比为2-40:1,反应温度为200-280℃,反应压力为2.0-9.0MPa,加氢,直接制备仲丁醇,并联产乙醇的方法。
所述的铜基催化剂包括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氧化铜和载体为氧化铝催化剂、铜铬氧化物催化剂、铜锌氧化物催化剂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醋酸仲丁酯的进料质量空速优选为0.1-1.0h-1。
所述的氢气与原料醋酸仲丁酯的摩尔比优选为10-20:1。
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20-260℃。
本发明首次提出以醋酸与混合C4反应生成的醋酸仲丁酯为原料,醋酸仲丁酯原料的制备方法是:混合C4馏分与醋酸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加成反应生成的醋酸仲丁酯,该方法已工业化。然后将醋酸仲丁酯原料在铜基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加氢制备仲丁醇并联产乙醇的方法。
该方法与现有正丁烯水合制备仲丁醇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以混合C4馏分与醋酸加成反应生成的醋酸仲丁酯为原料,无需正丁烯分离装置,降低能耗;
2、醋酸仲丁酯在铜基固体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加氢制备仲丁醇,醋酸仲丁酯的单程转化率可达95%以上,无需大量原料循环,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能耗、过程清洁;
3、以醋酸仲丁酯为原料,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直接加氢制备仲丁醇过程中,将低价值甲醇衍生物醋酸转化为高价值乙醇,工艺经济性高;无其它废弃物产生,过程清洁;
4、醋酸仲丁酯直接加氢制备仲丁醇工艺,产物为仲丁醇和乙醇混合物,生成目标产物仲丁醇的选择性在98%以上,分离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8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