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钎杆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8753.7 | 申请日: | 201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锁;张新起;肖道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凿岩钎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8 | 分类号: | C21D1/28;C21D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 代理人: | 黄威,王智 |
地址: | 25231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工艺,特别是一种对中空钎杆进行正火热处理的工艺。
背景技术
凿岩机用钎杆是一种配合凿岩机械进行岩石钻孔的工具之一,其结构是由钎尾、钎肩、杆体、钎稍组成,杆体外型为正六角体,内孔为7毫米的细长杆件。一般钎杆是轧制后直接作为钎杆材料使用,或用中频感应器进行不完全正火。轧制态钎杆抗冲击、耐疲劳的机械性能差;中频感应器进行正火使钎杆性能有所改善,但是具有加热时间短,组织没有得到充分转变,各部硬度不一,抗冲击、耐疲劳的机械性能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大批量生产中成本高等缺陷。
在使用过程中,钎杆要承受3000-8000次/分钟、30-47J的冲击,常因抗疲劳和抗冲击性能差而早期断裂失效。增加凿岩成本且影响凿岩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抗疲劳、抗冲击性能的40SiMnCrNiMo中空钎杆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中空钎杆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钎杆在连续式送料架上,完成以下正火热处理:预热:钎杆进入加热炉炉第一段热区,以平均20℃/分钟的温升加热钎杆至780℃±10℃;透热:钎杆进入加热炉第二段热区,在780℃±10℃温度下,透热50分钟,出炉;氮冷却:钎杆经5分钟氮气冷却,温度降至400℃±10℃;缓冷却:钎杆进入密封装置,水汽作用进行缓冷却20分钟,温度降至280℃±10℃。
钎杆采用轧制态40SiMnCrNiMo中空钎杆。加热炉采用连续式火焰加热炉。
本发明由于采用正火工艺,连续式加热,可使钢材细化晶粒,改善钢的金相组织,提高抗疲劳、抗冲击性能,节约能源30%,钎杆终身进尺米数提高1倍。克服了轧制态钎杆易产生早期断裂现象。且本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具有应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轧制态钎杆金相组织图,图2为正火态钎杆金相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中空钎杆热处理工艺,是利用连续式送料架对轧制态40SiMnCrNiMo中空钎杆进行正火热处理。加热炉采用连续式火焰加热炉。包括以下工艺:
预热:中空钎杆在送料架上直接进入加热炉炉的第一段热区,在第一段热区内以平均20℃/分钟的温升进行加热,最后加热钎杆至780℃±10℃;
透热:钎杆加热至780℃±10℃后,通过送料架进入加热炉的第二段热区,在第二段热区内,加热炉保持780℃±10℃温度对钎杆进行透热,透热50分钟后,通过送料架出炉;
氮冷却:出炉后的钎杆在送料架上进行氮气冷却,冷却5分钟后,钎杆温度降至400℃±10℃;
缓冷却:通过送料架将钎杆进入密封装置,通过水汽作用进行缓冷却,冷却20分钟后,钎杆温度降至280℃±10℃。完成中空钎杆的热处理工艺。
由于中空钎杆先整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控制冷却,钎杆获得适宜的金相组织,提高抗冲击、耐疲劳的机械性能。
实施效果
1、金相对比
40SiMnCrNiMo轧制态钎杆和正火态钎杆金相组织对比如图1、2所示:
如图1所示:轧制态钎钢晶粒粗大。马氏体、贝氏体所占比例较小,铁素体较多。
如图2所示:经正火处理的钎杆晶粒显著细化,马氏体和贝氏体各占近50%,铁素体极少。
2、机械性能测试对比
40SiMnCrNiMo轧制态钎杆与亚温正火态钎杆力学性能对比(平均值)
3、现场实验对比
40SiMnCrNiMo轧制态钎杆与亚温正火态钎杆现场实验对比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凿岩钎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凿岩钎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8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白癜风表皮移植治疗的便携式发疱仪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