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电位触发板用插槽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9045.5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民;常忠;袁洪亮;王爱;张雷;任西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426 | 分类号: | H01R13/426;H01R13/02;H01R13/33;H01R13/11;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位 触发 插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电位触发板用插槽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高电位触发板(简称TE板)主要包括高电位逻辑触发单元和辅助电源,是晶闸管阀的关键控制部件,主要功能是从RC回路中取出电能,作为高电位电子板的直流电源,并对直流电源滤波;接受来自触发装置的光编码信号并将其解码,产生符合晶闸管触发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
高电位触发板(TE板)TE板需通过连接器与晶闸管及均压电容及电阻实现电气连接,而TE板一般尺寸都比较大,TE板本身也需要有支撑结构来承担其自身重量。现有的TE板用连接器采用劈口式插孔,插针与插孔接触面积小,电气导流能力差,易导致接触不良;安装调试时插拔力不稳定,插针易损坏、更换相对困难。由于TE板尺寸大,原连接器端子较长,定位结构设计偏差大,在插拔TE板时不容易对准。另外,TE板连接器端子数量少,工程通用性差。
针对TE板用连接器在结构和连接方式方面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TE板安装及连接方面的结构性能,同时能保证静止无功补偿、可控高抗、融冰、可控串补等装置的晶闸管阀运行稳定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电位触发板用插槽式连接器,解决了由于插针与插孔接触面积问题而引起的电气导流能力不稳定的问题,且连接器结构的优化解决了插针易损坏和TE板由于尺寸问题导致的插拔难对准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电位触发板用插槽式连接器,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分离式的插槽和插座,安装于所述插座上的插孔,插头和与所述插头相连接的插针;所述插头通过插针和螺钉与TE板连接。
其中:所述插槽为倒U型结构,插槽的两平行臂均设有导轨,插槽两平行臂的端部设有倒角,所述插槽沿倒U型轴线对称设有限位槽孔。
其中:所述插座固定于所述插槽上,插座设有定位孔和与所述限位槽孔配合使用的卡钩。
其中:所述插槽和插座通过所述卡钩和限位槽孔连接。
其中:所述插头的两端设有定位销。
其中:所述插针的一端压埋于所述插头的内部。
其中:所述插孔采用线簧孔形式,插孔内由多根弹性镀金或镀银金属丝按单叶回转双曲面的直母线排列,并与内套直母线形成夹角。
其中:所述插针和插孔配合使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连接器的插座和插槽通过长方形卡钩连接固定,实现有浮动串量的可拆连接,保证插针与插孔可靠配合;
本发明的连接器,其插座和插槽为分离式结构,降低模具加工难度;插座上设计弹性长方形卡钩,插槽上对应位置开配合限位槽孔,插座和插槽之间通过长方形卡钩连接固定,此结构实现有浮动串量的可拆连接;
2)连接器插槽入口端设有倒角,内部设有导轨,TE板安装时易定位对准;插槽强度高,可以支撑固定TE板;
插槽框架上下带有插槽导轨,对TE板具有初步导向的作用,使插头的定位销能顺利进入插座的定位孔;插槽框架端部带有倒角,以利于TE板的插入;
3)连接器内部设置定位销和定位孔,定位精确,完全实现盲插,再不会出现插针把插孔顶出的现象;
4)连接器插孔采用线簧孔形式,使导流能力更强,连接更可靠;
插孔线簧孔结构的设计,使得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插拔力小、接触件磨损低、插拔寿命长、且在强力振动冲击环境中,能保持电接触的高可靠性;具备一定弹性的压埋于插头内部,尺寸精度高,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插槽式线簧孔连接器;
图2是插槽式线簧孔连接器左视图;
图3是插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插槽结构左视图;
图5是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插座结构左视图;
图7是插座结构A-A截面示意图;
图8是插座结构B-B截面示意图;
图9是插座结构C-C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插头与插针配合安装后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插头与插针配合安装后俯视图;
图12是插针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插孔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插孔与插针配合安装后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插槽,2-定位孔,3-插座,4-插孔,5-插针,6-插头,7-TE板,8-定位销,9-导轨,10-限位槽孔,11-倒角,12-卡钩,13-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