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秸秆、化肥一次性混合发酵的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9448.X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魏荣华;杨浩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荣华;杨浩深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秸秆 化肥 一次性 混合 发酵 生物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使用秸秆、化肥一次性混合发酵的生物肥料,其特在于包含复合菌剂与发酵载体,复合菌剂由吸附载体吸附菌种混合液后形成,发酵载体与吸附载体是农作物秸秆与化肥的混合物;
所述的复合菌剂在发酵载体的接种量为1重量‰~5重量‰;
菌种混合液与吸附载体的重量比是1:2~1:3;
菌种混合液为嗜热脂肪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0.8~1.2:1.6~2.4:0.8~1.2的重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的化肥为尿素、钙镁磷、硫酸钾以50~80:20~50:30~70的重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的农作物秸秆是大豆、玉米、油菜、稻、小麦、薯藤秸秆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粒度为10~30目。
2.一种基于权利1所述的使用秸秆、化肥一次性混合发酵的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含以下步骤:
(1)分别筛选、分离、提纯、复壮和培养嗜热脂肪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然后将各菌种分别接种种进工业发酵罐后发酵;发酵条件分别是:
嗜热脂肪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成分为0.01%-0.10%氯化钠、0.01%-0.10%磷酸氢二钾、0.01%-0.10%硫酸镁、0.01%-0.10%碳酸钙、0.05%-0.15%吐温-80、1%-10%红糖、0.1%-1.0%酵母膏、0.1-1.0%蛋白胨;培养基温度为58~64℃,培养时间为22~26小时;
巨大芽孢杆菌、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成分为0.01%-0.10%氯化钠、0.01%-0.10%磷酸氢二钾、0.01%-0.10%硫酸镁、0.01%-0.10%碳酸钙、0.05%-0.15%吐温-80、1%-10%红糖、0.1%-1.0%酵母膏、0.1-1.0%蛋白胨;培养基温度为28~34℃,培养时间为20~24小时;
(2)、将步骤(1)中获得的各个菌种按照0.8~1.2:1.6~2.4:1.6~2.4:0.8~1.2的重量比混合后,用吸附载体进行吸附,再在低于28℃的温度下干燥成含水率28%以下的复合菌剂,菌种混合液与吸附载体的重量比是1:2~1:3;
吸附载体是农作物秸秆与化肥的混合物,化肥是尿素、钙镁磷、硫酸钾的混合物,农作物秸秆是大豆、玉米、油菜、稻、小麦、薯藤秸秆粉的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粒度为10~30目;
(3) 将步骤(2)获得的复合菌剂接种至发酵载体中,接种量为1重量‰~5重量‰,洒水至含水率为50%~55%,垛堆发酵,垛的大小没有特殊限定;堆垛内的发酵温度为58~72℃,每两天均匀翻堆一次,经30~35天即的该生物肥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秸秆、化肥一次性混合发酵的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步骤(1)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如下:
嗜热脂肪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成分为0.05%氯化钠、0.05%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5%碳酸钙、0.1%吐温-80、5%红糖、0.5%酵母膏、0.5%蛋白胨;培养基温度为58~64℃,培养时间为22~26小时;
巨大芽孢杆菌、诺卡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成分为0.05%氯化钠、0.05%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5%碳酸钙、0.1%吐温-80、5%红糖、0.5%酵母膏、0.5%蛋白胨;培养基温度为28~34℃,培养时间为20~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秸秆、化肥一次性混合发酵的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载体在进行吸附步骤之前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荣华;杨浩深,未经魏荣华;杨浩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4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驱动折叠全开式安全门
- 下一篇:穿心打捞防止快速接头落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