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填充剂复合肥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9814.1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顾朝晖;刘伟;李发召;冯梦喜;王攀;张林;刘欣;袁红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731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艺简单、运行稳定、成球率高,无废水排放和无填充剂的无填充剂复合肥。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合肥料生产和使用国家,复合肥料作为一种含有氮、磷、钾中至少两种养分的功能比较全面的肥料,已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只是为了保证复合肥生产的效率,往往需要在转鼓造粒生产中投入原料时加入有粘结或者配料作用的粘土等填充剂,这些填充剂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同时会造成复合肥产品速溶性差、溶解有残渣、含水量增加,造成了生产成本增高,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运行稳定、成球率高,无废水排放和无填充剂的无填充剂复合肥。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磷酸一铵114份~546份、氯化钾84份~334份、氯化铵83份~333份,浓度为60%的稀硫酸15份~35份和液氨8份~24份。在上述的无填充剂复合肥中加入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进行配制:尿素1份~492份。
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专门的管式反应器,直接利用喷头加入即可,且液氨与稀硫酸分别走不通的管道,然后同时喷在物料上并发生反应,既可以避免热量损失,又可以与物料粘接的更加紧密,利于物料造粒。本发明可使造粒成球率大大提高,一般可达到80%以上,生产煤耗、电耗等大大降低,大大节约能源;本发明可将粉尘洗涤水全部再利用,达到系统污水零排放的效果;使用本发明生产出来的产品颜色洁白鲜艳、速溶高效无不溶性残渣、产品水份≤1.5%,颗粒强度≥25N,颗粒光滑圆润不结块。
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运行稳定、成球率高,无废水排放和无填充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造粒机内喷管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磷酸一铵114份~546份、氯化钾84份~334份、氯化铵83份~333份,浓度为60%的稀硫酸15份~35份和液氨8份~24份。在上述的无填充剂复合肥中加入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进行配制:尿素1份~492份。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与造粒机1一侧活动安装的半密封腔体6、所述的半密封腔体6底部通过管道依次与干燥系统2、筛分系统3、冷却系统4、包裹系统5和包装系统17相连,所述的半密封腔体6上半部分密封,下半部分与造粒机1相通,所述的半密封腔体6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7,所述的气体出口7通过管道依次与除尘器8、洗涤器9,配酸罐10和造粒机1的另一侧相连,所述的洗涤器9和配酸罐10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三通,所述的三通的一端通过管道与造粒机1的另一侧内部相连,所述的配酸罐10通过管道与造粒机1内部的稀硫酸喷管15相连;所述的气氨储罐12与造粒机1的另一侧内部的气氨喷管16相连,所述的液氨储罐13与造粒机1的另一侧内部的液氨喷管11相连,所述的配料系统14与造粒机1的另一侧相连;所述的配酸罐10顶部设置有排空管道。所述的稀硫酸喷管15和液氨喷管11的喷头采用不均匀分布法布置。所述的稀硫酸喷管15与配酸罐10相连的一端三分之一内布置四个喷头,中间三分之一内布置三个喷头,末端三分之一内布置两个喷头。所述的液氨喷管11与液氨储罐13相连的一端三分之一内布置四个喷头,中间三分之一内布置三个喷头,末端三分之一内布置两个喷头。所述的稀硫酸喷管15,气氨喷管16和液氨喷管11上设置的喷头均安装在正视方向与造粒机1径向垂直面呈42度角的位置上。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氯化铵等主要原料在配料系统中按照比例进行配比后进入造粒机1中,气氨、液氨、调配好浓度的稀硫酸也按照比例打入到造粒机内,同时调节进入造粒机1中的洗涤水量,使造粒机1内物料温度70~80℃、含水量2.3~3.5%条件下,各物料之间相互粘结、挤压,形成复合肥颗粒,合格的颗粒与不合格的颗粒一起进入干燥系统2进行干燥,干燥系统2出来的复合肥颗粒依次通过筛分系统3,去除不合理的复合肥颗粒,合格的颗粒进入冷却系统4降温,然后进入包裹系统5,在颗粒表面包裹上一层防结剂,最后进入包装系统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8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内置弹环腔和环箍的免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