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染色芳香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9872.4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中;钱洪祥;郭海英;邹佳娜;孙宜洋;仇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得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44;C08G18/42;D06N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5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 芳香族 聚氨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易染色芳香族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PU合成革领域里,干式合成革工艺通过直接涂布,离型纸转移以及表面处理等方法,单独或与湿式合成革配合使用,通常可以产生诸多的技术效果,如品种多样,鲜明亮丽的外观颜色,丰富饱满的纹路效果,特殊的表面触感以及增强产品的物理性能等。
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色彩多样的纺织品及合成革产品的颜色基本都是通过使用染料与颜料实现的。染料的传统用途是对纺织品进行染色,而颜料的传统用途却是对非纺织品(如PU树脂,油墨、油漆、涂料、塑料、橡胶等)进行着色。颜料主要作用于物质表面,对表面进行着色,因此在色牢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颜色是用多种颜料调和而成的,颜料的分散性差,因此在生长过程中,工艺复杂,控制困难,容易产生色差,颜色存在重复性差的缺陷。
由于聚氨酯(PU)树脂本身特有的结构特点,亲水性的染料很难被吸附和固着,因此,普通聚氨酯(PU)树脂存在比较难染色、着色性差、匀染性差、色牢度差的缺陷。一直以来,本行业中通常使用有机或无机颜料与聚氨酯(PU)树脂配合使用达到颜色调配的效果。近年来,随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研究人员开始重视合成革染色技术的可行性及应用性,以弥补单一使用颜料带来的技术缺陷。例如,CN 101974147A公布了一种适合超细纤维后染色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取的技术方案,使得该发明的聚氨酯树脂专用于超细纤维染色。由于该方法中使用的溶剂全部为N,N-二甲基甲酰胺,因此,只能用于湿式聚氨酯树脂领域,且应用局限在超细纤维染色上。
有研究人员尝试在普通树脂中加入染色助剂提高树脂染色性能的办法,着色效果虽然比普通树脂有所提高,但远远达不到要求,且色牢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染色芳香族聚氨酯树脂,克服了现有聚氨酯树脂比较难染色、匀染性和色牢度差的缺陷。
本发明的另一目是提供一种该易染色芳香族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易染色芳香族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含量的组分:
聚酯多元醇 0.5%~1.5%,
聚碳酸酯二元醇 0.5%~1.5%,
混合聚醚多元醇 9%~15%,
扩链剂 1%~3%,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6%~9%,
溶剂 75%~8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聚丁二醇己二酸共聚酯二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简写为BA200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碳酸酯二元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简写为PCD200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聚醚多元醇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简写为PTMEG) 35~45份,
聚乙二醇(简写为PEG) 35~45份,
聚丙二醇(简写为PPG) 5~10份。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丙二醇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扩链剂是小分子多元醇与N-甲基二乙醇胺(简写为MDEA)的混合物,其摩尔数比为9∶1~19∶1。
在本发明的一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小分子多元醇为乙二醇(简写为EG)、1,4-丁二醇(简写为1,4-BG)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与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1∶1。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和混合聚醚多元醇的总摩尔数∶扩链剂摩尔数∶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写成MDI)摩尔数为1∶2.5~4.0∶3.5~5.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简写为DMF)和丁酮(简写为MEK)的混合物,其重量为7∶3~4∶1。
本发明的易染色芳香族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网SVG多目标配置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坯材输送的装置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