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七鳃鳗Lj-RGD2在抗血管新生类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0145.X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伟;王继红;吕莉;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07K14/46;A61K38/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七鳃鳗 lj rgd2 血管 新生 肿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七鳃鳗Lj-RGD2在抗血管新生类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到日本七鳃鳗口腔腺中RGD模体蛋白Lj-RGD2的基因克隆、蛋白表达,以及rLj-RGD2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高表达的整合素的信号转导途径而强效抑制血管新生功能及其作为血管新生抑制剂在抗肿瘤制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新生是指在生长因子诱导下的从预先存在的血管或血管内皮前期细胞形成新的血管的过程。原发性实体瘤的生长与发展高度依赖于血管的生成作用。无血管肿瘤很少有生长超过2~3mm3的。一旦肿瘤变成血管化,则瘤体就会迅速增长。在临床前期模型中,以肿瘤血管系统为靶向的抗血管新生药物都已显示出了阻碍或推迟肿瘤生长,甚至促进肿瘤退化或休眠的作用。目前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剂正在进行I~III期临床研究,例如血管抑素、内皮抑素、烟曲霉素类似物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尿激酶、白介素-12、血小板因子、Bufotanine等。血管新生抑制疗法可使肿瘤细胞凋亡速度加快、坏死及退化到最初的休眠状态,进而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而治疗癌症。
RGD序列多肽已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类药物的主力军,这是因为:RGD序列能特异性拮抗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某些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的结合,封闭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具有抑制血管新生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粘附、浸润及转移,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凋亡而达到抗肿瘤的功效。迄今为止,除本实验室发现于七鳃鳗的三条RGD毒素肽外,只在另外四种不同物种的毒腺或唾液腺中发现了的RGD模体毒素家族,这四大家族分别是毒蛇以及吸血动物水蛭、蜱类、七鳃鳗、牛虻(1-4)。来源于蛇毒的RGD模体毒素也叫去整合素,是被研究得最为透彻也是最大的一族,种类可依蛇种来源不同达数十种;来源于水蛭唾液腺的RGD模体毒素目前为止只发现decorsin及ornatin两类;来源于蜱类的含RGD模体毒素称为variabilin;来源于牛虻的含RGD模体毒素称为Tablysin-15。Lj-RGD2为本实验室发现于七鳃鳗的RGD毒素肽,含有2RGD模体。由几大家族RGD毒素肽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来自于蛇毒这一物种的去整合素之间同源性较高(60%以上),而物种间的RGD模体毒素除具有RGD模体和多对半胱氨酸的共性外,在一级结构上没有同源性。Lj-RGD2为发现于日本七鳃鳗口腔腺中的RGD模体蛋白,由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两个RGD模体,此蛋白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研究与报道,本发明属首次发现。Lj-RGD2有望应用于血管新生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制备领域。
参考文献:
1.Chunsik Lee,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Histidine-rich glycoprotein in angiogenesis inhibition,Digital comprehensive summaries of uppsala dissertations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192,ACTA Universitatis Upsaliensis Uppsala(2006).
2.Blank M.,Shoenfeld Y.,Histidine-rich glycoprotein modulation of immune/autoimmune,vascular,and coagulation systems,Clin Rev Allergy Immunol 34(2008)307-312.
3.Vanwildemeersch M.,Olsson A.K.,Gottfridsson E.,Claesson-Welsh L.,Lindahl U.,Spillmann D.,The anti-angiogenic His/Pro-rich fragment of histidine-rich glycoprotein binds to endothelial cell heparan sulfate in aZn2+-dependent manner,J Biol Chem 281(2006)10298-103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师范大学,未经辽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0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去除水中溶解性气体的多页卷式膜接触器
- 下一篇:钢提桶铁丝环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