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平面式气体传感器衬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103.8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兴;张克金;安宇鹏;许德超;魏晓川;毛亚蓉;潘艳春;于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平面 气体 传感器 衬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平面式气体传感器衬底,属于气体排放和环境气体成分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气体排放和环境气体成分检测领域,尤其是汽车尾气检测系统中,为了更好更精确的检测气体成分,气体传感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核心器件。
近些年来,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各个工业领域对气体的排放都实行严格控制,尤其在汽车领域,世界各国对汽车尾气排放将实施一系列的强制性法律法规,例如欧洲各国实施的欧5和欧6排放标准,意在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成分,如氮氧化物NOX和粉尘颗粒物PM对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空气污染等。因此,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对尾气进行处理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故而对气体成分及其含量的实时检测的探测器件是必不可少的。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由于成本低、体积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检测领域。目前传统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件是将敏感材料制作成浆料,并涂敷于陶瓷管衬底的外侧,中间穿过具有一定阻值的Ni-Cr加热丝,再焊接至底座并安装外罩制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这种传感器存在(1)Ni-Cr加热丝加热温度低,无法满足高温敏感材料的工作需求;(2)各电极引线机械强度低,在长期振动过程中容易断裂;(3)在陶瓷管外壁涂覆敏感材料的过程中,一致性难以控制;(4)无测温功能,无法排除外部环境的温度干扰等缺点。
针对产品的实际需求,并参考现有的产品,我们计划将传感器制作成层状平面式气体传感器结构,使用耐高温的Pt合金电阻为加热电极材料,将加热电极、信号电极和测温电极集成于一块陶瓷衬底的两面,实现加热、测温、气体探测一体的集成传感器衬底,大大提高传感器的适用范围、机械强度、一致性和耐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平面式气体传感器衬底,该衬底集加热、测温、气体探测功能为一体,同时具有适用范围广、机械强度高、一致性强、易集成等高技术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信号电极、加热电极、测温电极集成于一块陶瓷衬底的两面,在测温电极和加热电极上覆盖有绝缘层,信号电极位于陶瓷基片的一侧,电极端子位于基片一端;加热电极、测温电极位于陶瓷基片的另一侧,且加热电极和测温电极的电极端子位于信号电极的同一端;加热电极位于测温电极的内侧;
所述的传感器衬底的长度为1mm~50mm,宽度为1mm~10mm,厚度为0.1mm~2mm。
所述的信号电极为Ag-Pd材料,厚度为10~100μm,该电极电阻值小于10Ω,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在双面抛光的陶瓷基片的正面制成。
所述的信号电极为插指电极,插指对数在4~50对之间。
所述的加热电极为Pt合金电阻材料,厚度为1~30μm,电阻值为1~100Ω。
所述的加热电极为环形,电极宽度5μm至0.5mm,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在双面抛光的陶瓷基片的反面制成。
所述的测温电极为Pt材料,厚度为0.1~1μm,电阻值为1~10Ω。
所述的测温电极为多圈的环形,电极宽度5μm至0.5mm;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在双面抛光的陶瓷基片的反面制成。
所述的绝缘层为陶瓷材料,厚度为60~70μm。
实现该传感器,可通过如下工艺流程达到:
1. 在双面抛光的陶瓷基片1的正面,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造信号电极2;
2. 在陶瓷基片1的反面,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造加热电极3;
3. 在陶瓷基片1的反面,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造测温电极4;
4. 在加热电极3和测温电极4上,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造绝缘层5;
5. 高温退火以提高衬底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6. 按照传感器的图形切割陶瓷片,尺寸在1×1mm2至50×10mm2之间。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具有机械强度大、耐高温、小型化易集成,适用性广泛等特点,可以用于环境及汽车尾气检测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衬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平面式传感器衬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平面式传感器衬底的具体实例1中涉及的衬底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