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218.7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安田幸司;胁川政直;米多比常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G03B17/14;G03B19/12;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980135547.X、申请日为2009年9月9日、发明名称为摄像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镜头型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摄影出比紧凑型的数码相机画质更高的图像的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正在普及。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的结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单镜头反光型的相机主体在光轴上依次配置有透镜安装件、反射镜箱、快门装置、摄像传感器。反射镜箱具备用于在不进行摄影时将经由透镜入射的光向棱镜及光学取景器侧引导的可动反射镜。此外,通过使用者对释放按钮进行按压操作,可动反射镜转动而从光轴上退避,从而经由透镜入射的光入射到摄像传感器。摄像传感器将入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输出的电信号传送到信号处理电路而生成图像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2304号公报
另外,对于单镜头型的数码相机也要求具备紧凑型相机那样的所谓实时取景(live view)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应对该要求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实时取景功能的单镜头型的摄像装置。
实时取景功能是在摄像时以外也能由摄像传感器接受经由透镜入射的光,从而使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像的功能。若上述那样的具备反射镜箱的单镜头反光型的数码相机也能实现实时取景功能,则能够废除光学式取景 器,若废除光学式取景器,则用于将来自透镜的入射光向光学式取景器引导的反射镜箱也能够废除。因此,能够使摄像装置小型化。
然而,若省去反射镜箱,则由于相机主体的刚性下降,所以产生如何确保用于支承透镜、快门装置的强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可解决该问题。即,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安装单元,其能够供透镜单元安装;摄像单元,其具备摄像元件,且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上;快门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上,所述快门单元具备能够在与所述透镜单元的光轴正交的一个方向上移动帘的快门机构、控制所述快门机构的帘的移动的快门控制部,所述快门机构配置在所述安装单元与所述摄像单元之间,所述快门控制部配置在与所述帘的移动方向正交的位置,且配置在所述快门机构及所述摄像单元的侧方。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安装机构,其能够供透镜单元装卸;摄像机构,其生成图像信号;常开方式的快门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安装机构与所述摄像机构之间,且能够限制向所述摄像机构入射的光,所述安装机构具备安装所述快门机构及所述摄像机构的框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快门机构为常开方式,能够实现实时取景。另外,通过构成为不具备反射镜箱,能够减小相机主体的光轴方向的厚度尺寸,从而能够使摄像装置小型化。另外,由于所述安装机构具备安装所述快门机构及所述摄像机构的框架,所以即使省去反射镜箱,也能够在摄像装置中确保用于支承透镜、快门机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更换透镜型摄像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更换透镜型摄像装置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3A是摄像系统的分解立体图。
图3B是安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C是快门单元、摄像单元、散热板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摄像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B是将摄像单元的分解结构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4C是将摄像单元的分解结构的一部分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5是摄像系统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H-H部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V-V部的剖视图。
图8是将图6简化后的图。
图9是将图7简化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1.摄像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单镜头型的相机主体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相机主体的主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相机主体1的上表面1a配置有释放按钮2、模式标示盘3等。通过对释放按钮2进行按压操作能够对被拍摄体进行摄影。另外,对于具备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装置而言,通过对释放按钮2进行半按压操作能够对被拍摄体进行对焦。通过对模式标示盘3进行旋转操作,能够选择各种摄影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戴式可判距离护眼书灯
- 下一篇:组合物,用途和保存方法